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财经要闻

中国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钮文新:金融科技行业是否需要监管?

2019-12-31 19:35皮盼资讯网编辑:admin人气:


原标题:中国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钮文新: 金融科技行业是否需要监管?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谢玮 | 论坛现场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第24期)

  钮文新在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上主持“科技创新 驱动行业变革”分论坛

  2019年可谓是金融科技行业的“多事之秋”,风浪过后,留给人们更多的是冷静的思考。

  12月22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在人民日报社举行,在以“科技创新驱动行业变革”为主题的分论坛上,中国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钮文新作为主持人,与多位业内大咖一起畅谈金融与科技如何相因相生,监管部门又该如何在监管中平衡“效率”与“公平”。

  防范金融和科技的“转基因”潜在风险

  作为主持人,钮文新向论坛来宾抛出三组问题,这三组问题背后似乎都有寓意。比如,据钮文新介绍,互联网人非常喜欢使用“颠覆”一词,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将FinTech(金融科技)解释为TechFin(科技金融),其寓意在于:FinTech是让传统金融更加强大,但TechFin是“颠覆”,是另搞一套所谓“让每一位有需要的人都能得到金融服务”的体系。这件事真能做到,真能做好吗?FinTech和TechFin应该如何理解?谁才是未来?

  看得出,钮文新有自己的认知。他认为,无论是科技金融抑或金融科技,都不该是对传统金融业务的颠覆。传统金融发展到今天已有600年历史,各式各样的危机和教训让它们积累了大量经验,而所有监管要求也都是在惨痛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这些不是谁想颠覆就可以颠覆的,也不是谁想干就可以随随便便干的。近年来,在金融科技的旗号之下,有许多互联网公司进入了金融业务领域,大数据、云计算,把“科技金融”描述得美轮美奂,在严重排斥监管的情况下迅猛发展,但结果如何?一地鸡毛。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变化。”钮文新认为,大量专门研究金融科技的公司开始拥抱传统金融企业,而传统金融企业也开始采取开放的态度依靠金融科技公司,这是大好事,是正本清源,是回归初衷。钮文新提出,科技与金融本质上各有不同的基因,不同的基因就会长出不同的优势,所以一定要看清楚这个基因,防范“转基因”潜在风险,“如果企业行为涉及了金融业务,就必须接受监管,不管它打着怎样的旗号。如果其本质是在从事金融业务,那就必须接入金融监管体系。”

  据了解,钮文新是中国最早对互联网金融保持警醒的人。比如他在2014年就指出互联网货币基金让中国进入了“极致性金融套利时代”,它必将导致中国金融短期化程度的骤然提升,大大拉高了企业融资成本。钮文新表示,希望看到金融业能在先进信息科技的助推下,高效率、低成本地健康成长。

  毫无疑问,现代科技发展是以信息科技作为突出特征的,而金融业又是信息化最充分的一个行业。所以,任何信息技术的创新都将自然而然地直接作用于金融业务。正因如此,金融科技也好,科技金融也罢,其最佳的发展方式应当是:传统金融企业和金融科技公司通力合作,传统金融企业提供有效的业务场景,而金融科技公司帮助金融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实现业务场景的高效率、低成本、强风控。

  金融监管机构需主动拥抱金融科技

  讨论中,钮文新向在座的金融科技公司百融云创董事长兼CEO张韶峰和腾讯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韩开创提出了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他说,金融企业与监管机构经常是“猫和老鼠”的关系,那金融科技公司是帮着猫抓老鼠,还是帮着老鼠躲避猫?还是“猫鼠通吃”?对这个问题,钮文新好像并不满足于现场来宾的回答。钮文新告诉记者,这之间其实存在矛盾。我们假设,一家希望逃避监管的金融公司要求金融科技公司帮忙开发产品,金融科技公司是否要向监管机构报告?如果为了商业利益或遵循所谓的“商业保密规则”,金融科技公司有意隐瞒这样的监管漏洞怎么办?该金融科技公司在帮助监管机构开发监管技术之时,刻意留下这样的监管漏洞又该怎么办?会不会导致严重的金融风险?

  钮文新认为,监管者首先要把所有的监管对象当成“坏人”,然后依据“坏人可能干出的所有坏事”去制定监管规则。论坛上一位来自监管部门的专家说,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不是“猫和老鼠”的关系,而是“司机和交警”的关系,我们可以在驾驶室装上高科技产品防止司机酒驾等交通违法。但钮文新认为,这是监管者的美好期待。司机要想酒驾、要想违反交通规则,势必希望有家技术公司可以帮他让所有监控设备失灵。事实上,矛和盾都在依靠技术不断发展,都属于金融科技范畴。

(来源:网络整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微商虚假宣传 “日加利”被罚款80万!

微商虚假宣传 “日加利”被罚款8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