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财经要闻
消费“马车”,跑得更欢!(坚定信心迎“大考”⑨)
面对疫情冲击,作为中国经济的最大引擎,消费这驾马车还能跑起来吗?
答案是肯定的!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中国,足不出户“买买买”已不是什么难事。从高速运转的物流系统到持续激增的网上订购,从重新拟定的消费清单到及时调整销售方式的线下商家……越来越多的信息显示,疫情对中国消费的影响,属于短期而非长期,影响局部而非整体。
伴随复工复产步伐加快,生活回归正常。中国消费者还是那么爱生活、爱购物,甚至酝酿着更丰富更有新意的消费计划。中国市场,还是那个全球最活跃、最具想象力的市场!
加班加点,电商忙起来
网上淘货、直播带货、线上拼单、电子支付……中国网民数量及网络零售交易额近年稳居全球第一。疫情冲击下,互联网顺势成为广大消费者和商家的“避风港”。
——消费的旺盛活力,体现在一个个壮观而奇妙的“大场面”。
走进京东集团位于上海的一个无人分拣中心,只见偌大平台上,300多个红色扁圆状的机器人托着小件货物快速移动,每秒可跑3米。别看这些机器人“跑得急”,却总能巧妙地相互避开。到了目的地,机器人将货物倒进对应的格口,然后装车运走,送往用户家中。无人、智能、高效、快捷,满负荷运转的分拣机器人,勾勒出中国消费的红火图景。
据京东超市米面粮油负责人艾国辉介绍,1月20日至2月17日期间,京东超市在国内共销售8.59万吨米面杂粮、8.5万吨生鲜产品、3245万升食用油、4.8亿片婴儿纸尿裤……与此同时,京东生鲜平台上的蔬菜、苹果、车厘子等生鲜产品销售额同比呈现三位数增长。“很多同事春节假期一天都没休息,每天手机电脑多屏办公。微信、咚咚、电话全天在线,响个不停。”艾国辉说。
——消费的旺盛活力,体现在一个个平凡而忙碌的“小身影”。
近段时间,多点Dmall驻重庆百货涪陵商场的拣货员王建华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王建华告诉记者:“这些天经常连吃饭都顾不上,可能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忙的日子吧!每天8点左右进场备货,干到深夜才下班。直接来卖场购物的人少了,但网上订单数量增长了两三倍,很多消费者下一个单就是一大串商品。比如,平时一个订单的货一只袋子就能装满,现在东西多了,要四五只袋子才够用。有时候,一个订单得花上我1个小时才能备齐呢!”
商家纷纷创新线下服务。多点Dmall合伙人刘桂海介绍,近期公司联合物美集团倡议在全国推出无接触式社区抗疫提货站。提货站全程避免人员聚集和接触,正在北京、天津、银川等地迅速铺开。
疫情倒逼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成长。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推动下,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办公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无人零售、无接触配送、标准化生鲜套餐等新模式层出不穷。不仅顺应了防疫期间的民生需要,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该买照买,消费劲头足
消费的旺盛活力,更来自中国消费者乐观积极的心态。
看!有的消费者借助网络,将疫情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拒于“千里之外”。
24岁的河北姑娘刘曼曼,不久前刚入职某互联网公司。面对疫情对线下活动的影响,她果断转向了线上。“单位还没要求返岗,我就在衡水老家远程上班。为了工作时间段补充能量,我网购了不少零食,比如蛋黄酥、螺蛳粉、低卡面包、五谷粉、黑麦片等。同时,为了在家中增加运动量,我还在网上买了羽毛球拍,和妹妹一起锻炼。”刘曼曼说,现在让家人少去商场和超市,她通过“京东到家APP”“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买东西。“对我来说,是不是去线下消费并不重要,线上购物完全可以满足我的日常生活需求。”
还有不少人先填满“购物车”,准备对暂未满足的需求来个“疫后补偿”。
“最近一直‘宅’在家里,我很想念喜茶、雪冰、海底捞,特别是三里屯那家超级好吃的炸鸡店!”在北京读大学的许子健告诉记者,他以前每周至少逛一两次街,平时也爱去咖啡馆自习。受疫情影响,不仅出门餐饮消费大受限制,自己喜欢的新潮耳机、电纸书、时尚服装、护理用品等线上供货及线下配送也不像往常通畅。许子健透露,他已经把几大购物APP里的“购物车”填得满满当当,还预留出至少5000元的美食预算,就等着疫情结束后集中兑现,把防疫期间“损失”的口福找补回来。
记者发现,几乎所有采访对象都信心满满,认定消费必将“回归正轨”。
上一篇:外资外贸企业复工进展良好
下一篇:港交所去年净利润93.91亿港元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