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财经要闻
防疫情、促返岗、保工期建筑企业复工总体加快
建筑业是吸纳农民工就业的支柱行业。五千多万建筑业农民工(约占农民工总数近两成)如何实现有序复工关系稳就业,稳经济。在当前疫情大流行高峰已过去,天气回暖、建筑业迎来复工有利条件时,为及时了解建筑行业农民工返城复工情况,中国劳动学会同有关单位联合开展的农民工返城复工"百企"快速调查,对劳动用工规模较大、工程分布在东中西部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的30家建筑企业进行快速调查。
重点工程率先开工 建筑企业复工总体加快
建筑业有农民工聚集度高属重点防疫场所,建筑工地复工需要气候条件回暖,比一般企业延后的特点。疫情爆发后,大型企业复工快,重点工程先开工,一般中小型企业复工顺延至三月以后。
调查显示,直至3月12日,在所调查建筑企业中仍有1/4尚未复工,均为中小微民营建筑企业。从员工复工率来看,所调查建筑企业员工总复工率平均为57.08%,复工员工中居家办公或远程办公的占19.7%。因此,若以现场复工员工计算,员工复工率平均为45.27%。
大型企业重点工程率先开工而中小企业复工时间相对较晚。从调查看,大型特大型企业都在2月10日即阴历正月十五后(防疫防控出现积极向好态势时)复工,重点工程都在2月底即阴历正月过后复工。相比较而言,中小企业复工时间普遍较晚,且员工复工率较低。问卷调查企业中,有四成以上(41.67%)中小企业至今尚未复工;已复工中小企业的员工复工率平均为38.8%,低于大型企业的平均水平(75.35%)。
气候转暖和疫情防控稳定向好,也是大中企业复工加快的原因之一。调查发现,抓住气候回暖和政府扶助的有利时机,一批大中小企业采取"出家门、进企门"点对点"包车"接回农民工返岗。如北京市对丰台火车站、怀柔科技城等116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采取统一组织"包车"服务、及时健康检查、保障中西部二十多省农民工安全返工。
国企复工快于民营企业,但现场复工率大体相当。问卷调查显示,国有企业均在2月10日之后陆续复工,民营企业多在2月下旬之后复工,且有三成以上(36.36%)民营企业至今仍未复工。从员工复工率看,国企员工复工率平均为73.48%,而民营企业平均为5O%。但国企复工员工中有三成是居家办公或远程办公,而民营企业复工员工中有90%是现场作业。因此,两者复工员工的现场作业率大体相当,均不足半数,分别为44.74%和45.85%。
不同工作岗位员工的复工情况略有差别。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工作岗位工作人员的复工率略有差别。总的来看,专业技术人员的复工率相对略低,平均为53.88%;而管理人员和以农民工为主的一线生产操作工人的平均复工率分别为64.03%和60.84%。
建筑企业延后复工普遍存在 或影响农民当期就业
疫情导致多数建筑工程延后开工,尤其是大量一线建筑工人难以返工导致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停工或工期延误。较长时间难以复工对建筑企业的资金链带来很大压力,尤其是中小企业。
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建筑企业还未享受到政府出台的税收、社保、住房公积金等减免和补贴的优惠政策,只有少数企业享受了部分的税费减免和失业保险金返还。建筑企业的经营困难将直接影响千万农民工的就业和收入。
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建筑企业中,尽管有2/3选择“短期影响营收,能尽快恢复正常”,但仍有1/3的企业选择“影响较大,短期难以恢复正常”,认为影响较大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62.5%的调查企业表示复工后会“增加灵活用工比例”,个别企业表示会“降低工资”或“减少用工量”,最高将减少60%的用工量。
对于工资而言,调查显示,建筑行业一线建筑工人的平均工资为6397元(2020年1月),较去年同期有小幅增长,但涨幅仅为1.54%;而且有近1/4的被调查企业中一线建筑工人的月均工资较去年出现下降,平均降幅为20%。较长时间难以复工将直接影响建筑业农民工等建筑工人的收入,而受疫情影响,资金链紧张的建筑企业在今后一段时间也难以为员工涨薪,保持现有工资水平已尽很大努力。
此外,建筑企业海外业务虽未停工但项目履约和市场拓展均受影响。调查了解到,多国政府并未采取如限制中国承包商参与投标、暂停中资企业在施项目等极端措施,但因其在人员进出境管理、国际航班安排、进口物资检验检疫等方面加强疫情防控,对我国建筑企业的海外业务和回家过年的农民工产生一定影响。
一是影响项目履约进度。国内疫情管控措施使得人员流动、返岗以及物资的生产、发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国对中国旅客入境实施了暂时停发落地签证、加强边检、阶段隔离、乃至限制入境等措施,对中国发运货物的检疫通关也加强了管制措施,这些都加大了人、机、料的时间成本,影响项目的履约进度。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