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地方新闻
浙江安吉:《村规宋平之子民约》里见生态变迁
新华社杭州9月26日电 题:浙江安吉:《村规民约》里见生态变迁
新华社记者李平、岳德亮
金秋时节,走进浙江省安吉县双一村,翠竹漫山遍野,穿村而过的小溪清澈得可倒映人脸,矗立在小溪旁边的两份《村规民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看到记者认真观看《村规民约》上的内容,双一村党总支书记朱学星说,两份《村规民约》一份是1983年制定的,一份是2018年制定。两份《村规民约》虽相差35年,但一脉相承爱国爱党、促进乡风文明、保护生态等内容。其中持续强调生态保护、与时俱进塑造绿色生活方式是双一村《村规民约》的重要特色。
在1983年《双一大队村规民约》中,记者看到这样的生态保护内容:“加强山林管理,节约用竹用木。搞好护笋养竹,偷挖冬笋、小笋,罚款1至10倍。毛柴不准出卖送人,公路、村内风景树不得砍坏。严禁药鱼、炸鱼、丝网捕鱼……”
曾参与制定1983年《村规民约》的村民朱岳明说,新中国成立前,他们村是一个“烧炭村”,森林覆盖率不到40%。可谓远山荒,近山光。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不断植绿种竹等,到上世纪70年代末,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70%。
“更重要的是,漫山遍野的翠竹成为村民们吃饱肚子过上幸福生活的源泉。”朱岳明说,通过发展竹产业,上世纪70年代,双一村村民顿顿吃大米、家家有辆自行车,村集体还自筹资金建设140余套住房解决部分村民住房难题等。因竹致富使得竹资源保护顺理成章地写进了1983年版的《村规民约》。
转眼到2000年以后,随着化肥农药除草剂使用量的增多,村民们发现穿村而过的小溪鱼虾少了,山上的兰花和杜鹃花枯萎了……为此,一些村民不成文地约定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量,但村民间局部口头的约定,难以有效地监督执行。
“我们根据新形势,将‘禁止使用草甘膦等化学除草剂,在小马坑水资源区域禁止使用化肥’等内容写进新版的《村规民约》。”朱学星说,经过几年努力,双一村实现了农药和除草剂的零使用、化肥的零增长。
近年来,安吉县在所有农村全面推广垃圾分类,分好垃圾成为安吉县农民的新时尚。“为实现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在原有生态保护内容基础上,2018年的《村规民约》又新加了‘生活垃圾分类入桶处理,垃圾不落地’等内容。”双一村村主任李为民说,通过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全村垃圾总量比过去减少30%以上。
利用好山好水资源发展民宿旅游的村民李训卫说,他们村的《村规民约》因制定前进行了充分地讨论修改,制定后的《村规民约》都能有效地贯彻执行,而集合村民集体意志的《村规民约》奠定了双一村绿色发展的基础。
据了解,1983年制定的《村规民约》让双一村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0%,2018年制定的《村规民约》让双一村迈入了垃圾精准分类、全村垃圾零增长的新时期。
“绿水青山正转化为金山银山。”朱学星说,依托竹制品加工、门面出租、乡村旅游、矿泉水产业等,2019年双一村集体收入有望达到33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万元,制度护绿让双一村民享受着绿色发展的红利。
+1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