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地方新闻
打造“高颜值”水生态 北京延庆释放节水护水新活力
新华网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 王莹)作为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区,延庆的水生态文明一直是首都发展的重要考量。伴随世园会和冬奥会落户延庆,区内水生态治理、优化有了更高标准。在创建节水型区的过程中,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打造“高颜值”水生态环境,成为延庆发展的首要课题。
城市再生水利用让节水护水展现新思路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一直是城市治水的重要一环,如果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让再生水发挥出更多潜能,城市节水也会事半功倍。这也正是延庆城西再生水厂一直努力的方向。
与人们印象中的污水处理厂不同,延庆城西再生水厂采用作业流程半地下的模式,群众在厂区看不到污水处理需要的管网线路、净化窖池等设备,取而代之的是优美的园区景观和处处绿植生长的清新环境。
据该厂副总经理王国荣介绍,整个水厂的设计日处理能力6万吨,服务范围覆盖延庆城区、世园会及周边区域。在技术上,整个污水处理均采用节能降耗的高科技材料,处理的再生水水质优良。
图为延庆城西再生水厂副总经理王国荣向记者介绍再生水的处理流程 新华网 王莹 摄
记者在探访中了解到,这座水厂处理后的再生水,不仅全面供应世园会园区,也为区内多个机构供应再生水。不仅如此,城区内的多处景观、绿地灌溉,周边湿地保护区等,也均采用延庆城西再生水厂处理后的优质再生水。“我们园区的所有绿植,都是用我们的再生水浇灌,节水,我们要自己先做起来,做好。”王国荣告诉记者。
延庆城西再生水厂是延庆完善城市再生水利用工程的一个生动缩影。记者了解到,包括城西再生水厂在内,目前城区南部再生水管线已经实现全覆盖,乡镇8座再生水厂及配套管网已全部建成,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再生水的水源保障。下一步,延庆将继续加大再生水利用,减少新水的使用。
雨水利用工程实现“无处不节水、无处不海绵”
地下水资源涵养是水生态保护的题中之义,优先使用地表水,逐步置换地下水,加大对雨水的高效利用成为延庆调整用水结构、挖掘节水潜力的重要方向。
记者了解到,截至到目前,延庆共建设世园园区内、白河堡水库管理处、区水务局、广电中心等50处集雨利用工程,特别是在世园会、冬奥会园区内,实现了“无处不节水、无处不海绵”的循环、高效新理念。
在今年北京世园会的所有场馆中,公众对国际馆的94朵顶盖“花伞”印象深刻。据介绍,世园会场馆全部配套建设了节水设施,这94朵“花伞”就是通过平缓的造型和单元组合的几何设计手法,进行雨水收集,收集的雨水再次利用于园区绿化灌溉等工作。
图为延庆第三中学利用“集雨水窖”打造的喷泉景观 新华网 王莹摄
延庆第三中学在雨水高效利用上取得的成绩同样令人惊叹。据学校副校长晏伟介绍,2011年,学校建设使用渗水地砖,建渗水井20余处,进行雨水回渗。2012年,学校在中心花坛建了两个48立方米的“集雨水窖”,绿植浇灌、观赏水池用水完全实现靠雨水供应;2013年,学校建成北教学楼西侧阳台空中菜园,改造安装楼顶雨漏管,使雨水收集到合计8立方米的3个雨水集水箱中,用于灌溉天台的植物;2014年又在尚美厅屋顶花园建设工程中安装3立方米的集雨水箱,收集屋顶雨水用于蔬菜种植灌溉。
记者了解到,通过雨水利用装置和其他相应的节水举措,第三中学的年用水量从2011年的两万多立方米下降到去年的六千多立方米,在节水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升级改造节水技术、器具 节水效率显著提高
生产、生活用水的总量控制,是实现节水的有效方式。这一点,在延庆区的农业生产、企业用水上体现得鲜明严格。
在农业方面,延庆区加大退耕还林,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型、高效节水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的节水潜力和生态功能,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体系。区内的万达果园、绿富隆、沃沃果园等22个入园企业,完成了高效节水改造升级,全区25.26万亩农田均采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措施,去年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737,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在永宁镇孔化营村,记者看到2000多亩露地菜田已全部使用滴灌技术进行作业。
图为利用滴灌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沃沃果园 新华网 王莹摄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