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地方新闻
白军从“围剿”到投奔,红军为什么能
新华社南昌6月16日电 题:白军从“围剿”到投奔,红军为什么能
新华社记者梅常伟、李松、刘斐
“红军既然那样‘坏’,为什么所有的群众都帮助他们呢?”
这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是88年前被派到江西“围剿”红军的国民党第26路军不少普通士兵提出来的,他们的长官当时用“一阵臭骂、马鞭子”作了回答。如今,它被做成展板挂在宁都起义纪念馆墙上。
1931年12月14日,踞守江西宁都县城的国民党第26路军1.7万余人,起义加入红军,史称“宁都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
“他们的人数相当于半个红一方面军,还携带了两万多件武器。”宁都起义纪念馆讲解员陈琳借用网络流行语,把起义比作红军的一次大面积“圈粉”,“‘围剿’变成了投奔,对手变成了战友,这是了不起的壮举。”
这次“圈粉”,红军靠的是什么?粉碎前3次“围剿”打出赫赫威名,第26路军官兵思想混乱、军心涣散,九一八事变后“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不得人心,党的秘密组织的策动组织有力……
自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从事宁都起义研究的宁都起义纪念馆原副馆长曾庆圭说,促成宁都起义的因素有很多,最根本的,在于党领导的红军是为人民、得民心的新型军队,党创建的政权是永远属于人民的红色政权。
家住宁都县小布镇的吴传寿,是红军烈士吴祖绳之子。他告诉记者,红军来宁都前,他们家给地主当长工,吃不饱、穿不暖,是红军让他们分到了田、能吃饱饭,所以他的父亲兄弟二人都参加了红军。
“翻身把歌唱,当家作主人。”宁都县委党史办主任邱新民介绍,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央苏区举行过3次较大规模的民主选举运动,广泛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据史料记载,被红军俘虏的第26路军士兵,曾写信回老部队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农民分得了土地,工人加了工钱,再不受东家的压迫了。他们还特意提到,“红军内的生活官兵一样平等,没有长官的打骂与压迫”。
这样的描述,与第26路军士兵时常看到的红军标语相符。直到现在,宁都县境内不少革命旧址的墙壁上,“士兵不打士兵,穷人不打穷人”的标语依旧清晰可见。但标语内容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他们“不相信有这样的军队和政府”,就像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后来不敢相信苏区实行全部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50%。
稳妥起见,1931年7月间,有心投靠红军的第26路军官兵派出3个代表,“开小差”前去打探情况。当第26路军官兵听说红军将领与士兵一样穿草鞋、着布衫,与士兵一样吃饭、睡觉,他们“竟不顾环境笑起来”。
“在白军军营,冒着犯军法杀头的危险,谈论红军的种种好处,还忍不住笑起来,充分说明他们对红军是真心向往,认定只有加入红军才是出路。”陈琳说,起义前,一首作者不详的打油诗在第26路军暗中流传:出了北门望北坡,新坟总比旧坟多,新坟里埋的都是北方老大哥,要想离开这北坡,必须联合红军一起来倒戈。
1931年12月16日,宁都起义两天后,第26路军被中革军委授予“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番号,从此踏上“为工农阶级利益打仗”的征途……
+1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