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国内新闻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一份力量
今年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勉励他们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为红十字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为新时代红十字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精神动力。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认真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更加坚定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积极投身养老服务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工作
进入21世纪,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这对大力开展养老服务工作提出了紧迫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老年人的关怀和爱护。中国红十字会是我们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公益性、群众性、包容性强,联系面、覆盖面、合作面广,参与养老服务工作具有独特优势。2017年4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红十字会参与养老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全国分两批确定20个省份作为中国红十字总会养老服务工作试点省份,其他省(区、市)也在因地制宜地开展相关工作。
对失能和困难老人进行人道救助
目前,全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4000万。中国红十字会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支持和参与对这些特殊老人的养老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党、政府和社会的温暖。
开展养老服务技能培训,对于扩大养老服务人员规模、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满足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中国红十字会聘请各大医院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际操作水平的专业护理人员,完成了国家级养老师资培训班12期,为各地培训师资500余人。20个试点省份共培训养老师资近2500人,培训养老护理人员近1.8万人次,开展养老服务的普及性培训13万人次。全国红十字会系统组建养老志愿服务队660多支,志愿者人数达2万余人,深入居民社区为老年人开展上门服务。江苏、江西、湖南、山西、辽宁、吉林等省级红十字会依托红十字应急救护的专业优势,经常组织医疗专家开展义诊活动,为特殊困难老人实施医疗救助服务。江苏省红十字会组织冠名红十字医院的在职护士、红十字养老机构的在职护理员、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教师以及已退休且有精力的护士,形成具有专业医护水准的志愿服务队,深入养老院、福利院、老人康复中心等养老机构,积极实施“博爱病房”项目。中国红十字会积极开展关爱失能老人行动,活动遍及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内陆20多个省份。开展面向老年人的公益援助项目294个,投入资金3200万元,在多个社区建立“红十字爱老角”,配备康复理疗器材,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免费的康复理疗服务。落实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1.53亿元,募集爱心捐赠3000多万元,支持中西部地区养老院近1000家,惠及贫困失能老人近10万人。启动“关爱失能老人行动”公益项目,提供公益性养老服务,为近5万人次贫困老年人提供了帮助。
探索公益性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
兴办公益性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养老机构,是中国红十字会参与养老服务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突出人文关怀和医疗保障两大特色,坚持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不断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努力打造具有红十字特色的“曜阳养老”品牌。
从第一所曜阳国际老年公寓建成起,我们就把高端医疗资源引入“曜阳”,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合作,建立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老年病与延缓衰老研究基地和老年医院,为入住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康复、保健和养生服务。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充分利用红十字会优势资源,定期组织医疗、保健专家走进“曜阳”,为老人提供医疗保障,并组织开展健康讲座、保健养生、心理辅导等特色服务。同时,将部分医疗资源向周边老人和居民开放,定期开展义诊活动,向他们提供免费医疗服务。此外,还有计划地组织社工、大学生志愿者等进“曜阳”,开展读书读报、谈心谈话、文艺演出等慰问活动,满足老人的各种精神需求。目前,已建成7家“曜阳”品牌养老机构,全国以红十字冠名兴办的公益养老机构已有32家。在“曜阳养老”的带动和影响下,全国越来越多的养老机构加入红十字大家庭,多个省市县的公建养老机构委托给红十字“曜阳”进行管理运营。截至目前,全国5000多家养老机构与红十字“曜阳”建立合作机制,井冈山等革命老区和中西部特困地区建成70多家“曜阳托老所”。
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
上一篇:新版全国纳税服务规范11月起实施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