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国内新闻
从月入四百大洋到数过雪山草地——红色医生傅连暲的长征路
原标题:从月入四百大洋到数过雪山草地——红色医生傅连暲的长征路
新华社福州6月22日电 题:从月入四百大洋到数过雪山草地——红色医生傅连暲的长征路
新华社记者
在福建省长汀县福音医院旧址,记者见到了傅剑平。这几天,“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进入长汀,75岁的傅剑平变得格外忙碌——他的叔公、红色医生傅连暲,曾是这所医院的院长。
1933年初,傅连暲将福音医院和全部家产捐给红军,举家迁往瑞金。170名运输队员用了半个月时间,才把医院除地皮、房屋外,包括玻璃门窗、百叶窗在内的所有东西搬完。《红色中华》报道傅连暲的事迹时,称赞他为“苏区第一模范”。
第二年,担任中央红色医院院长的傅连暲随红军开始长征。组织上考虑到傅连暲体质虚弱,肺病尚未痊愈,便专门给他准备了一顶四人抬的轿子。后来,因轿子目标太大,走山路时行动困难,傅连暲改习骑马。
对傅连暲而言,艰辛程度可想而知。队伍到达湖南时,经过一条狭窄的山路,一边靠山,一边靠河,傅连暲骑在马上,想给后面的部队让路,谁知马一失蹄,他连人带马掉入河里。几位红军战士把他救起,那匹马却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
那天,队伍在蜿蜒的山沟里行进,敌机突然从两山中间冲出来,紧接着就是一阵疯狂扫射,傅连暲不知所措,直愣愣地站在那里,幸亏旁边有人一把把他拉进树林,才没有发生危险。
“他是个医生,没受过军事训练,又得过肺结核,骑马、行军对他来说并不容易。”傅剑平虽没有见过叔公,但对他的事迹如数家珍,“参加红军前傅连暲每个月的收入是400大洋,放弃高薪参加红军,是因为他相信‘治病必治国,国不治则病难除’,而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找到出路。”
早在1927年,傅连暲就曾接触过红军。彼时,南昌起义部队经过长汀,傅连暲免费收治伤员,并发动当地医务人员、青年学生参与救护,在只有3个人能胜任手术的情况下,短短几天时间内给二三百名伤员做了手术。
时隔两年后,红四军入闽,解放长汀。当时正是天花流行季节,红军中也有人染病。傅连暲用半个多月时间,为红军指战员全部接种牛痘,天花才没有进一步扩散。
“对党、对红军,傅连暲从一开始就是充满信任、充满感情的。”傅剑平说,一位红军将领腿部中弹后感染化脓,肿得“红而发亮”,是傅连暲精心看护,最终保住了他的腿。
1931年,傅连暲在福音医院创办了中央根据地第一所中央红色护士学校,他兼任校长和教员,为前方部队培养输送了60名看护人员。不久后,傅连暲又开办了中央红色医务学校,并担任内科、外科、急救、处方、药物学、绷带学等6门课程的教学。
长征路上,由于高强度行军和恶劣自然环境,体弱的傅连暲一直经受着病痛的折磨,险些在翻越夹金山时昏死过去,但他仍像在苏区时一样坚持工作,为红军将士解除病患。
一次,一位战士因牙疾发作,肿痛难忍,躺在路边。见状,傅连暲抓起一把雪,团成小雪球,让那名战士含在口中冷冻麻醉,然后给他拔除了病牙。
还有一次,傅连暲碰到一位即将分娩的女同志。傅连暲扶着她走了十几里山路,在一个牛栏里为她接生,还拿出自己舍不得吃的青稞粉,用脸盆煮给她吃,直到三天后把她和孩子交给后续部队。
傅连暲的医术和医德赢得了红军官兵的信任与敬重。傅剑平说,当时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我们的傅医生”,这也是傅连暲终其一生最喜爱的称呼。
1936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傅连暲被编入左路军,经历了三过草地的艰难行军。其间,红军曾受到伤寒症的严重威胁,不少同志被夺去生命。危急时刻,傅连暲采取中医药疗法,挽救了许多红军将士的生命。
第三次过草地时,部队发生了红眼病,傅连暲前去为战士们检查治疗。他还从运输连挑选了4名女战士充实进医训班,一边过草地,一边学医,一边为战士们治病。长征胜利结束,这个共有14人的医训班也结业了。
上世纪60年代,傅连暲撰写回忆文章时,曾用“痛苦不堪”四字形容过草地的经历,但不管环境如何恶劣,他始终“信仰毫未动摇”,最终胜利到达陕北。(记者梅常伟、李松、刘斐、刘羽佳、吴剑锋)
(责编:梁秋坪、袁勃)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