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国内新闻

农村妇女隐姓埋名54年,74岁去北京亮明身份:我是元帅夫人

2020-05-26 09:19皮盼资讯网编辑:admin人气:


世人最羡慕的爱情,莫过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忠贞爱情。两人从小两小无猜、能与自己的爱人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日子。可是这样的爱情若用科学的话语来解释,也只不过是男女性荷尔蒙产生的睾酮和雌激素然后进而分泌出多巴胺和血清胺,然后物质被大脑分解,当两人长久的相处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对爱人难免会发生一些口角,可能还会因为各种无止无休的琐事发生纷争。

当原本轰轰烈烈的爱情到最后剩下柴米油盐酱醋茶,当憧憬的爱情到最后在现实面前被打败。所以爱情到了最后大多演变成了亲情,它的保质期很短。但是尽管这样,世间忠贞的爱情也是一直真实长久存在的,有无数的人为了延长它的寿命而做尽最大的努力。

农村妇女隐姓埋名54年,74岁去北京亮明身份:我是元帅夫人

于是那些拥有忠贞的爱情的神仙眷侣,就成为了让世人所羡慕美好爱情的象征。而调查显示特殊时期的爱情的保质期却更为长久,在那个在抗日年代,无数青年男女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未来和平而被迫分离、天各一方,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对爱人的感情,始终坚守自己的内心,当年有个农村妇女隐姓埋名54年,74岁才去北京亮明身份:我是元帅夫人。那么她到底是谁呢?

日本在战争时期犯下无数罪行,给中国大地带来了战火的创伤,给那些在战火中留下了心理创伤的无辜百姓造成了无法磨灭的伤害。日本当年为了缓解自身狭窄的市场和匮乏的资源,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而后的十几年中国无数个家庭,支离破碎,颠破流离。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应对,通过艰苦奋战成功把日本击退,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农村妇女隐姓埋名54年,74岁去北京亮明身份:我是元帅夫人

抗日战争对于国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战士们大多都背井离乡,远离了自己的亲人,和妻子更是与不得相见,也未曾尽到身为儿女抚养的重任,许多人并不知道抗战哪一天会胜利,也许到了那一天自己已经战死沙场或者得了不治之症病死了。因此在那个年代有数不清的有情人在战乱中分散,此后再无音讯,其中陈毅和其夫人就是如此。

陈毅身为十大元帅之一,几乎是为了国家奉献一生,这一生大半辈子都戎马江湖、为了战争而操劳。他一共有过两任妻子,可都没能和她们长相厮守。当年在他担任红军军长的职务后,和一名叫做萧菊英的女大学生相爱,此后两人也就正式在一起顺利成亲结为夫妇。可惜生在在战争时期的他们却只能以悲剧结尾。当时在战场一线的陈毅遇险故而一度生命垂危,萧菊英误以为丈夫已经牺牲,悲痛欲绝之下就跳井中殉情了。此后得知的陈毅元帅一度崩溃并一心投在革命事业上。

农村妇女隐姓埋名54年,74岁去北京亮明身份:我是元帅夫人

不过后来他和赖月明结为夫妻,重新开始了新的姻缘,结果好景不长这段感情也是悲剧收尾。赖月明是个十分不幸的女孩,她在14岁的时候就被自己的父亲卖了出去当作童养媳。结果嫁过去的第二年,红军就来到了村子里,于是她乘乱悄悄逃走了,还因此加入了区妇女改善委员会,更是在17岁就担任了委员会的主任职务。后来1931年在李富春以及蔡畅等人的牵线搭桥下,陈毅和赖月明结为夫妻,两人后来却也因为战乱而不得不就此分开,在1934年陈毅腿部中枪受伤,赖月明想留下照顾丈夫,也被丈夫劝走继续事业。而她也不得不返回家乡继续开展游击战。谁也没想到这一次的分别便成为了两人的永别。

农村妇女隐姓埋名54年,74岁去北京亮明身份:我是元帅夫人

1938年,陈帅久久没有收到妻子赖月明的来信,于是派人去寻找她,结果却收到了赖月明拘捕自杀的悲惨消息。得此噩耗,一时悲从中来,可他却没有想到自己的妻子没有死而是被自己的父亲给抓起来重新卖了出去,后来还嫁给了一名红军战士万良松,被迫远离了战场和他。她此后也只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在外隐姓埋名54年。一直到1972年陈帅逝世,得知此消息的赖月明已经是74岁,如此高龄的她依旧奔赴到了北京来看望自己的丈夫。她千辛万苦找到妇联,说出了自己的身份,而后就连高层都被她所震动,只可惜这样的爱情没能有完美的结局。

(来源:网络整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每周一评:用法治为“权健事件”画句号

每周一评:用法治为“权健事件”画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