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国内新闻

菜信商圈收款码可靠吗?“菜信商圈”新型收款码是新事物还是新骗局?

2020-06-07 08:43皮盼资讯网编辑:admin人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消费时选择手机支付,商家们也顺应这一趋势,从星级酒店到街头地摊,几乎各行各业、大大小小的商家都贴出了二维码供消费者扫码付款。扫码支付,已经成为了普及率最高的支付方式之一,商家选择使用较多的收款码大抵上不外乎微信与支付宝两种。

不过,近日,有市民致电丹阳日报民生热线向记者反映,称近段时间,有业务员上门推广一种名为“菜信商圈”的新型收款码。这究竟是一种新事物,还是一种新骗局?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陈先生在华南路经营着一家店铺,前两天,有人来到他的店里向他推广“菜信商圈”这一新型收款码。对方表示,如果陈先生使用这一收款码,可获赠一台收款提示小音箱。

陈先生告诉记者,推广的业务员说这是一款收款用的聚合码,集成了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百度钱包支付、银联等支付方式为一体。消费者不管使用微信、支付宝还是QQ钱包等进行扫码,都可以完成付款。不过,据陈先生了解,一些商铺早已出现兼顾微信与支付宝的聚合码,算不上新事物。那么,这一收款码对商户来说,吸引力在哪儿呢?

  陈先生告诉记者,和其他收款码不一样的是,这一“新型”收款码在提现上有优惠政策,“业务员告诉我,提现不超过5万元是免手续费的;超过5万元,收取千分之一的手续费,这和支付宝相同。”

手机支付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解决了消费者“出门忘带钱”的尴尬,也一定程度上让商家避免了一些损失,因为使用现金交易有时会收到假币。不过,手机支付也让商家承担了一些损失,这些损失主要是在提现上,“不管是支付宝还是微信,每年提现都有一定额度,超过部分就得收手续费,所以就不得不频繁更换收款码,十分麻烦,而这个收款码5万元以下提现都是免手续费的,这一点让我有些心动。”

不过,与账户安全风险相比,这点手续费让陈先生立马打消了办理的念头,“微信和支付宝已经使用了这么多年,虽说提现有手续费,但账户安全是能够保证的。而开发这个收款码的公司我都没听说过,万一出了问题,那可不是一点手续费的问题了。虽然业务员说他们公司有支付业务许可证,但我还是有点担心。”

实际上,陈先生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记者在手机上下载了“菜信商圈”App后发现,注册环节中不仅需要填写经营者身份证号、身份证照,还需提供银行卡号、营业执照照片等等,让人不得不担心账户安全以及涉及到个人信息的隐私安全。

  随后,记者在网站的搜索栏中输入“菜信商圈”后,出现了“菜信商圈骗局”“菜信商圈收款码可靠吗”等相关内容。此外,记者还发现,除了陈先生所说的提现手续费优惠政策外,商家使用该收款码还能获得补贴奖励:每一位新用户扫码付款,商家都能获得0.5元的奖励;商户收款1000元算1个积分,公司将以每个积分1.5元的价格补贴商家。

记者了解到,对于商家的这一奖励补贴措施,仅是该公司代理奖励的一方面,那些向商家推广的市场业务员也能从中获利,推广的商家越多,业务员拿到的分红越多。

这样看来,从商家到市场业务员,奖励的目的是为了快速推广,而收款码的背后实则是一条看不见的“资金链”,公司通过快速推广获得“资金游戏”的启动资金,用来进行“钱生钱”的游戏,在这类收款码不断推广的过程中,公司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筹码”。然而,一旦顶层出现问题,导致“资金链”断裂,那么整座“金字塔”便会随之崩塌。

对此,我市江苏万善律师事务所的张志浩律师表示,支付业务许可证是为了加强对从事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人民银行制定《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并由中国人民银行核发非金融行业从业资格证书。

在这件事上,张志浩律师认为,首先,业务员自称其所在的公司有这一许可证,其真实性有待详查;其次,就算业务员所说的“菜信商圈”确实持有这一许可证,那业务员如何证明其确实为该公司员工,而非假借该公司的名义;最后,即使该公司确实有这一许可证,业务员也确实是该公司员工,但支付业务许可证只是一个从业资格证书,也就是说,拿到这一许可证的公司便能从事这类项目,并不是说,该公司取得了这一证书便能够被完全信任,完全没有风险,两者是两个概念。由于其中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商家还是应该谨慎选择。

(来源:网络整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图说新闻

更多>>
每周一评:用法治为“权健事件”画句号

每周一评:用法治为“权健事件”画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