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国内新闻
东风裕隆销售公司破产重整 “油老虎”纳智捷败走麦城
屡陷破产清算传闻的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裕隆汽车公司”)迈出了传闻坐实的第一步。
这次的主角是“同门兄弟”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裕隆销售公司”)。
据天眼查消息,近日经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决,东风裕隆销售公司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申请人为北京正点未来广告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分公司(以下简称“正点广告广州公司”)。
一时间,东风裕隆汽车公司旗下纳智捷品牌就此退出大陆市场的传言甚嚣尘上。不过,这一说法随即遭到了公司否认。“目前纳智捷还没有要退出大陆市场。”东风裕隆汽车公司回应称,“东风裕隆销售公司是一家空壳公司,与东风裕隆汽车公司和纳智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是并行的关系。这只是一个工商操作。”
据了解,在经历短暂的销量高峰后,纳智捷乘用车在大陆市场的销量迅速下滑,早在去年公司位于杭州萧山的生产基地就已处于停顿状态,屡陷破产关停传闻。乘联会数据显示,2019年纳智捷的销量仅为1947辆;而今年前9个月,其销量仅为77辆,月均销量不足10辆,已处于退市边缘。
对于破产事件的相关细节和纳智捷品牌未来发展规划等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多次致电东风裕隆汽车公司,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相关负责人则告诉记者,现在只是销售公司宣布破产了,但生产和制造环节还在,“这个公司的经营发展基本上是裕隆团队在主导,我们这边可以对外发布的信息很少。”
已无可供执行的财产
裕隆集团方面表示,东风裕隆销售公司在2018年就已无实质运营,现行大陆纳智捷品牌售后业务不受影响。
一则破产传闻将沉寂已久的东风裕隆汽车公司和旗下纳智捷品牌再度拉回了公众视野。
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杭州中院近日已受理东风裕隆销售公司的破产重整申请(案号:[2020]浙01破103号),申请人为正点广告广州公司。这也意味着东风裕隆销售公司已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资料显示,东风裕隆销售公司由裕隆(中国)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和东风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各占50%股权。而东风裕隆汽车公司由中国台湾裕隆集团和东风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是海峡两岸首个以大众化自主品牌为定位,集整车研发、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汽车制造企业,总部位于杭州萧山,主要生产纳智捷品牌汽车。
记者获得的法律文书显示,东风裕隆销售公司和正点广告广州公司间的承揽合同纠纷由来已久。早在2018年12月3日,恒洞金(消息,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就开庭审理了正点广告广州公司诉东风裕隆销售公司、第三人雪企业营销策划(上海)有限公司承揽合同纠纷案。
据了解,2013年5月20日,上述三家公司签订《2013年东风裕隆中国区域车展CBD巡展硬体运营服务协议书——正点未来(线路二)》及相关附件,协议总价款5996837元,整体车展服务完成后,东风裕隆销售公司累计支付费用4248528.60元。
根据德勤永华会计师事务所发出的询证函,截至2017年5月31日,东风裕隆销售公司账簿记录显示,公司应付金额为1032114元。2019年1月28日,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作出[2018]浙0109民初15058号民事判决书,东风裕隆销售公司需向正点广告广州公司支付款项1032114元及逾期付款损失。
但在执行过程中,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提供给网络执行系统对东风裕隆销售公司的银行存款、不动产、车辆和工商等财产信息进行了调查,及到公司住所实地调查,均未发现东风裕隆销售公司有可供执行的财产。2020年10月16日,正点广告广州公司申请东风裕隆销售公司破产清算案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破产法庭开庭。
对此,裕隆集团方面表示,东风裕隆销售公司在2018年就已无实质运营,现行大陆纳智捷品牌售后业务不受影响;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后,东风裕隆汽车公司将协助依法配合法院办理相关事宜。
东风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股东双方正在探讨东风裕隆汽车公司的发展,目前没有解决方案。”
退出或只是时间问题
产品布局不清晰、商品企划能力弱、营销能力不足、采购成本高,是公司发展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东风裕隆销售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纳智捷品牌退出大陆市场“已成既定事实”。
据了解,纳智捷品牌进入大陆市场10年来,东风裕隆汽车公司曾投放大7SUV、大7MPV、优6SUV、U5SUV、U5EV和锐3等多款车型。2012年,公司仅凭推出的首款车型大7SUV就取得了年销3.1万余辆的成绩,成为业绩黑马;2015年,纳智捷品牌车型年销量一度攀上6.03万辆的顶峰。但此后销量急转而下,2016年-2019年销量分别为4.05万辆、1.81万辆、9361辆和1947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