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明星娱乐
李成才:把中国的35000种植物讲给世界听
新华网北京10月23日电(张欣然)生活中有不少朋友会把手机或电脑的屏幕背景设为绿色的图片,以缓解眼部疲劳。而就在最近,有部“一绿到底”的纪录片上线了。长达500分钟的4K画面充满着流动的叶绿素,使观众仿佛身处某个森林氧吧之中。
中国首部植物类十集大型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于9月13日正式播出并上线。导演李成才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作为一部拍给公众看的作品,他很在乎是否能抵达观众的心灵,也很在乎观众的评分。
如今10集影片已全部上线,豆瓣上的评分达到8.8分。从观众们的评价中可以看出,这部影片不仅缓解了他们的视疲劳,也讲好了中国植物的故事。
通过植物讲述中国故事
大部分观众接触到李成才的作品,是从《大国崛起》《货币》《华尔街》等把世界的故事讲给国人听的作品,这也是新世纪以来其作品的主要特征。而在《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中,李成才从植物的视角切入,探讨中国植物如何影响世界文明。
生活在北方的李成才从小就和作物、园艺等打交道,这种情感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李成才渐渐意识到植物对生命的特殊意义。因此,他一直在等待机会:“作为中国的纪录片导演,我生长在一个有35000种植物的环境里,植物为所有的生命作了一个摇篮,我是摇篮中的一个生命。因此一旦拥有了机会,我就会好好表达一下植物。”
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为李成才提供了一次机会。和1999年的昆明园艺博览会不同,20年之后的这次园艺博览会是在中国加入WTO、与世界融为一体之后举办的。李成才开始思考,这次园艺博览会要向世界输出什么?传递什么?
李成才认为,中国的硬实力就是中国的自然,中国的软实力,是中国人和自然的关系,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植物。“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中国的文化,还有中国的地理。若要讲述中国的生物状况、生命的形态体系,我觉得植物是一个特别好的载体。中国人喜欢借植物来生情,国外的人很难理解梅兰竹菊怎么会人格化,为什么非要用植物来比喻做人?我一时答不上来,但是我隐约能够知道为什么。”
摄制组在高原拍摄成熟塔黄(图片提供:纪录中国)
在拍摄的上百种植物当中,李成才最喜爱的是塔黄。塔黄分布在我国云南省西北部以及西藏喜马拉雅山麓。它一生只开一次花,生长在条件极其恶劣的海拔4000到6000米的高山石滩及湿草地中。“它能长高至2到3米,真的像塔一样。它有那么多的苞片,一层一层的也像塔一样。我们的祖先可能在传递着这样一个东西:你和那些植物是浑然一体的,你在那些梅兰竹菊上面,能够看到自己。我在塔黄身上,是可以看到一种力量的,我觉得就是这个样子。 ”带着对中国植物的迷恋,带着对中国文明的追寻,带着把中国的故事讲给世界听的愿望,李成才的团队于2017年开始拍摄中国植物的第一部纪录片。
深耕一个领域,然后表达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耗资达3000余万,这在国内的纪录片里是投入很高的了,但在制作完成后,并没有为宣发费用留出预算。该片的主创人员约200人,其中100余人是摄影师。从喜马拉雅山脉到太平洋,从北国的阿穆尔河到南国的岛屿,李成才的团队遍访国内27省的93个地区,海外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新西兰、印度、马达加斯加等7个国家的30多个地区,历时两年,重点记录了水稻、茶叶、桑树、大豆等30余种植物的故事。
棚内延时拍摄下的珙桐(图片提供:纪录中国)
该片的主拍摄团队分为8个摄制组,在野外驻扎一年多的时间捕捉植物的自然状态,另外在棚内延时拍摄近一年时间。此外,还利用显微摄影最高光学放大100倍进入植物器官内部拍摄,并结合航拍和水下摄影等方法,凝聚成十集50分钟的系列纪录片。最终呈现的结果是:一部画面生动、条理清晰的中国植物百科书。
在谈到我国自然类纪录片与外国团队的差距时,李成才认为,在近30年,BBC、探索发现、美国国家地理的人开始慢慢和中国的导演进行对话,开始在一个舞台上面共同探讨,这意味着我国的纪录片已经可以跟世界在一个平台上对话了,这是中国纪录片发展到现在一种可喜的现象。但是也依然存在差距,除了摄影技术层面以外,我国纪录片行业缺少既懂影像,又在某一个研究领域有所专长的人。
下一篇:用实力派演技,树起一个标杆
- 凡本网注明"来源:皮盼资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皮盼资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皮盼资讯网,http://www.08654.cn。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