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是我细雨成阴们党一切工作的基础
时间:2019-10-10 11:4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何载个人照。受访者供图 何载原名容恭,1919年11月生于甘肃成县,今年整100岁了。在革命年代,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何载,意思是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力拉车、负重前行。1936年他参加革命,1938年2月入党,曾在中央西北局工作,1950年先后任中央政秘室秘书、中办秘书室副主任、主任,兼中南海总支书记。1958年至1979年,他被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21年。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百废待兴,人民期盼着拨乱反正。次年,胡耀邦任中组部部长,主持冤假错案平反。随后,何载被调往中组部,任秘书长兼干部审查局局长,具体负责平反冤假错案。1995年退休后,年过七旬的何载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扶贫事业上。 去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何载“改革先锋”称号。他被评价为落实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的执行者,为广大干部投身改革开放热潮创造了条件、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何载说,“我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本职工作。总的来说,我是幸运的,只是我蒙受党和人民哺育得多而贡献得少。” 谈冤假错案平反 “至关重要时刻,邓小平适时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新京报:当时平反冤假错案,具体有哪些阻碍? 何载: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百废待兴。人民期盼着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平反冤假错案。 “拨乱反正”这四个字,包含着多少沉重的内容啊!真是征途险恶困难重重。当时,“两个凡是”是最大的拦路虎,到底有多少冤案,谁也说不清楚,胡耀邦刚到中组部就说,“积案如山,步履维艰。” 另外,平反冤假错案还受到官僚主义和派性的严重干扰。有的领导干部不催不办,催而不办;既不从命,又不受命。有的党委组织和政府部门给属于本派的人“好说、好办”,不是本派的人“顶着不办”。 新京报:突破口是如何打开的? 何载:在至关重要的时刻,邓小平同志挺身而出,适时提出了“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对毛泽东说的话要正确对待,不能把这一时期说的放到那一时期。这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禁区,为拨乱反正奠定了大方向,断掉了“拦路虎”。邓小平还提出了“宜粗不宜细、宜宽不宜严、宜快不宜慢”等几个原则。 根据邓小平的指示,胡耀邦提出要全党办案,还提出了“两个不管”:“经过实际调查核实,分析研究,对不实之词不正确的结论和处理,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搞的;不管哪级组织,什么人定的、批的,都要实事求是地改正过来。”这把人们头上的紧箍咒打破了,为平反冤假错案打开了道路。 谈“实事求是” “对个人来说是道德问题,对我们党来说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新京报:这项工作很庞大也很复杂,办理起来压力是否很大? 何载:平反冤假错案,影响面大、牵涉人多、案情繁杂,我们很着急、压力也很大。我自己蒙冤了21年,我特别能理解这些申诉同志所受的委屈和盼望平反的急切心情,我与他们感同身受。那段时间,面对雪片似的信件,我们夜以继日处理,每天吃住基本都在办公室,没下过楼。 新京报:在落实干部政策时,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你如何看这个问题? 何载:实事求是,对个人来说是道德问题,对我们党来说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我们党群众路线的根基里面就蕴含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没有实事求是就谈不上具备调查研究的方法,更谈不上给群众办实事。干任何工作能不能成功,关键是能不能实事求是。 平反冤假错案这项工作非常复杂,影响面大。必须坚持把实事求是贯彻到工作全过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地历史地看待干部,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的原则为准绳,做到是非清楚、功过分明,使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错综复杂的案件得到合情合理的处理,真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新京报:谈谈“平反冤假错案”的历史意义。 何载:这是我们全党参与的一项伟大工程,总设计师是邓小平同志,贯彻执行的是胡耀邦同志。这么多冤假错案平反,说明只有我们党才有这个胆识、勇气、魄力和能力,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大批干部伸张正义,解放了干部,为中国改革开放扫清了障碍。这批人中很多人很勇敢,投身改革开放浪潮,有的担任了省委书记、省长,大胆作为,对改革开放起了推动作用,维护了中国社会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是一种历史性贡献。 谈参与扶贫 “扶贫过程也是解放干部思想的过程,提高他们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新京报:退休后你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去,是什么缘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