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国内新闻 >

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夜间经济?(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夜间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当前政策鼓励下,大批量的商家将延长营业时间,而数量庞大的消费人群对城市的市政交通等是一种考验。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在3万亿左右,未来我国城市轨道车辆密度将不断提升,2020年有望达到全国平均密度为7.0辆/公里的水平。再加上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推行延长公共交通服务时间的做法,这将很大程度上解决夜间居民城市出行难题。

稳定的电力供应是点亮夜间经济的关键。我国一贯高度重视发展电网设施,城市的电力覆盖率达到了99.9%以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停电。

二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异军突起。

相比于欧美夜间经济对线下消费(尤其是酒吧、餐饮、娱乐等)的倚重,中国夜间经济近年来的发展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异军突起。

移动互联网扩展了夜间经济消费的空间。一些互联网企业的数据显示:21点到22点,是淘宝成交的最高峰,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比例超过36%;21点到23点,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网站的访问高峰,各大视频网站流量猛增;在外卖餐饮方面,晚10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三个小时期间的订单量出现明显增长。

此外,移动直播类APP的兴起,让许多原本默默无闻的商场、餐饮店等成为“网红打卡地”,每到夜间便人潮涌动。

与各地政府相比,对夜间经济的关注,互联网企业的积极程度不遑多让。今年,阿里巴巴、京东、字节跳动、滴滴出行等企业纷纷发表了夜间经济研究报告。

这些报告虽然不能展现中国夜间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但这一现象本身就说明这些互联网企业已经敏锐地嗅到夜间经济这片蓝海将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商机。

2019年以来,发布过“夜间经济”报告的企业以及报告名称。 王政淇制图

三是中国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日益完备。

夜间经济繁荣程度是一个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是否完备的衡量尺度。世界城市安全排名榜前列的城市同时都是夜间经济发达的城市。中国关于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相对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短板要弥补。

自2003年开始,公共安全作为重要方面,被纳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科技规划中。当下,为发展好夜间经济,各大城市出台的相关政策都要求在完善中国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方面发力。

近年来,重庆成为一座“网红城市”,这背后就有良好的治安因素。《中国城市公共安全感调查报告(2018)》显示,重庆城市社会治安安全感排名全国第一。重庆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国庆假日期间,重庆公安机关全员停休,每天投入7万余安保力量负责安保、交通和秩序维护。在市内外游客达到3859.61万人次的情况下,实现了全市敏感案事件、恶性刑事案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等“八个零发生”。

四是中国夜间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与发达国家城市夜间经济相比,中国夜间经济的红利还没有完全释放。法国“夜巴黎”模式可以作为参考的样本。巴黎发展夜间经济“不仅仅局限在酒吧、餐饮等单一娱乐消费为代表的传统领域,更日益拓展到艺术、文化、演绎、零售等更多领域,使法兰西文化与艺术的魅力在‘夜巴黎’模式助推下更璀璨、夺目。”

10月2日晚,上海田子坊一休闲酒馆内一座难求。 尹莉娜摄

而中国夜间经济对文化、艺术、旅游以及健身等领域的开发有待深入。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城市重视到这一点:山东的青岛、济南等地推出越来越多的夜间旅游项目;北上广今年开始尝试夜间开放博物馆,收到了不错的反馈;去年开始,成都新兴了一大波24小时健身馆……

发展夜间经济并不是一线城市的专利,二三四线城市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力。今年支付宝“8.8扫货节”期间,海口、南宁夜间支付消费活跃程度超过北上广。同时,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夜间经济的规模将在三四线城市进一步扩大。

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夜间经济市场规模到2018年达到228592.2亿元,并且随着我国各地政府对夜间经济扶持力度加大、夜间消费场所的服务市场增加等,夜间经济发展规模将呈现爆发式增长,预计将在2020年突破30万亿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