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体育播报 >

创新谱写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近5年来,浙江体育产业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占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的近10%。但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与经济大省的地位还有不少差距,存在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等多重短板。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发布的《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突出产业发展的问题导向,提出了10个方面35条很有实践针对性的新政策举措,为新时代全国体育产业突破瓶颈、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浙江体育产业的发展增添了动力。创新落实好《意见》,无疑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要任务。

根据《意见》要求,立足实际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我理解须着力做好6个方面工作:

一是明确将体育产业打造成支柱性产业的发展共识。《意见》明确,要“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要求“力争到2022年,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这为我们明确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向。体育是民生,也是产业。体育让生活更美好,体育也赋能城市、振兴乡村。体育是新兴产业,也能成长为“支柱性产业”,为区域经济提供新动能。广泛深入地宣传并实践好这些新理念,加快形成和凝聚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共识,至关紧要。近年来,浙江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得益于社会各界对体育产业化理念和思路的高度认同和积极投入。定位“支柱性产业”,为进一步培育发展体育产业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战略方向性支撑。

二是突出激发体育产业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体育产业发展,政府作用要发挥好,更要注重市场导向、市场主体。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民营经济也是浙江体育产业发展主角。目前,全省纳入体育产业机构名录库企业2.5万家,绝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但市场主体在产业发展中,也面临“玻璃门”“弹簧门”等障碍。《意见》针对实际存在的各种市场壁垒,提出了支持市场主体承办赛事、深化场馆运营市场化改革、公共资源向赛事活动开放、制定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目录和标准、推动体育赛事职业化和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等系列深化体育改革的重大举措,顺应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大势。在拓展市场空间、激发市场活力方面,浙江省已有不少实践探索的成果。如在全省体育系统深化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市场主体提供最便捷高效的服务。全国首个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落户温州市。杭州市以政府购买方式为部分学校提供足球、篮球及冰上运动等专业体育教育培训服务。在确保教育教学前提下,宁海县支持县级体育协会运营维护管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

三是舞动赛事经济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牵引。赛事是体育的核心,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龙头。《意见》凸显了对活跃体育赛事的重视。其中有11条20余处提到“赛事”,并提出赛事活动目录、赛事承办、管理服务、安全许可、转播权市场化、职业化和“走出去”等具体机制、制度建设要求。2017年以来,浙江省建立《浙江省重点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3年共入库赛事167个。当前,全省上下正全力筹办2022年杭州亚运会,并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尝试构建长三角主要城市马拉松赛事“直通车”和其他赛事活动联办机制。《意见》关于支持赛事活动的诸多政策举措,有新要求、新思路,讲了“新话”,支了许多有用的“新招”“实招”。

四是构建区域特色鲜明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体育产业发展,必须要有资源导向、彰显特色、协调发展的区域规划布局指引。“十三五”以来,浙江省在空间布局上,重点打造以杭宁温及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为核心的都市体育产业功能区、浙东南沿海海洋体育产业功能区、浙西浙南山地运动休闲产业功能区和以钱塘江等八大水系为依托的水上运动休闲产业功能区。今年又发布了《浙江省户外运动发展纲要》,以“运动浙江、户外天堂”为主题,利用“八山一水二分田”的自然禀赋,深化推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冰雪运动、航空运动、汽摩运动和马拉松运动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这些举措与《意见》精神十分吻合,实践推进也取得很好的成效。如浙江省通过培育3个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12个省级运动休闲小镇,把特色小镇建设成“全域运动”和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示范平台。

五是加强体育产业发展资源要素的保障供给。总体看,我国体育产业还处在发展的起始阶段,面临市场发育不够、产业基础薄弱、政策体系不完备等发展桎梏。为体育产业发展夯实基础、创造条件,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意见》提出了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实施全民健身行动、推动体育消费、增加要素供给等促进性意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产业发展要素保障的痛点、难点,文件强调在统筹体育用地布局、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安排对体育用地倾斜的同时,鼓励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符合条件的“四荒”土地发展体育产业,鼓励利用工业厂房、商业用房、仓储用房等既有建筑及屋顶、地下室等空间建设改造成体育设施,明确支持体育设施进公园绿地、市政用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这无疑将大大开阔我们做好场地设施“补短板”工作的视野。近年来,浙江省各地转变观念,注重资源整合,在深入挖掘城市临时闲置用地、闲置厂房仓库、高架桥下空间等资源,推进体育设施进公园,全省域建设“万里绿道网”,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探索和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