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人先开新路——深圳全面开启“先行示范区”建设进程(2)
时间:2019-10-15 13: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脑模拟与脑解析设施、合成生物研究设施、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在光明科学城建设现场,产业用地规划不断优化,这里未来将成为世界大科学装置、国际科研人才集聚的重要区域。 “从养牛场到家具厂再到大科学装置,光明区正发生巨大变化,通过整合低效利用的存量土地,给基础科研布局腾出空间,让深圳的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更好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说。 强劲的大学集群“规模效应”,也在深圳不断形成。 如今,深圳南山西丽湖畔的国际科教城,已吸引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高校集聚,超过4万名高等院校师生正在构成湾区企业发展的强劲“智核”。 大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大学集群……深圳正不断补齐科技创新短板,迅速构建布局新产业的全领域、大纵深、多层次“科研矩阵”。“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背靠40年来创新历程形成的全球独一无二的新经济产业链,产业转化环境优异。”吴思康说,“深圳要加速探索重大创新载体的体制机制创新,让这些‘大块头’充分发挥‘大智慧’。” “下一步,深圳要以科技源头突破引领产业突破,以产业突破厚植实体经济发展后劲,用‘科技大爆发’引领‘产业大爆发’,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在先行示范区建设中奠定强国之基。”郭万达说。 从“杀出一条血路”到“走出一条新路”,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谋划改革开放——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先行者深圳又先行 一家银行从零起步,实现有效客户超过1亿人需要多久?依托制度与技术创新,总部位于深圳前海的微众银行只用了不到5年。 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过去40多年来,深圳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 第一个打破“大锅饭”工资制度,敲响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率先进行国企股份制改革,率先进行物价体制改革试验……创造了1000多项全国第一,深圳这座城市的名字早已和“改革开放”紧紧相连。 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处于爆发前夜,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与制度创新逐渐进入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依的 “无人区”,继续推进的复杂程度和艰巨程度不亚于40多年前。 作为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深圳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世界市场、整合全球资源,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为全国深化市场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走出一条新路”,打造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是时代赋予深圳新的历史使命。 重任在肩,时不我待。 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一系列重磅改革举措铺展开来—— 8月29日,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从深圳前海推开到全市。 9月19日,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企业“秒批”系统,企业设立审批时限压缩至几十秒。 9月23日,《深圳经济特区股份合作公司条例》修正出台,推出产权制度改革等多项举措,为深圳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改革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9月24日,深圳召开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动员会,吹响了努力打造国资国企改革高地的号角…… 王伟中表示,深圳要在先行中彰显担当,在示范中体现作为。深圳紧紧扭住“五大战略定位”“三个阶段发展目标”“五个率先重点任务”,一系列抓重点、补短板,力争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当好标杆的改革举措正在路上—— 如何实施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进一步增强改革效能? 怎样从吸引全国人才,到打造全球人才高地? 在建设“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发展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经济? 立足全球坐标系,怎样才能将粤港澳三地的制度差异转化为互补优势? …… 2017年9月7日在深圳前海拍摄的前海石。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10月的深圳湾畔,海风阵阵,碧空如洗。 伫立在“前海石”前向远处眺望:一侧车辆往来不息的广深沿江高速在水面上铺展开来,另一侧高楼耸立、绿树成荫,一座现代化新城正拔地而起,让人很难相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滩涂地。 “制度创新是前海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过去高强度、快节奏开发的强大动力。”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介绍说,前海管理机构自身就是体制机制创新的产物,通过打造“政府职能+前海法定机构+蛇口企业机构”的治理新格局,运作效能大幅提升,平均约3天就推出一项制度创新成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