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国内新闻 >

走出贫困咱们这样干(干部状态新观察)

 

  图①:湖北建始县龙坪乡野果寨村村民在抬发电机取水。
  杨顺丕摄(人民视觉)
  图②: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弄勇村孩子们走在放学路上。
  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摄
  图③:米仓山特长隧道去年建成后,巴陕高速公路实现全线通车,连起了川陕交界处许多贫困乡镇。
  人民视觉
  制图:汪哲平

 

  编者按:10月17日是第六个国家扶贫日。这一天,离中国人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如此之近。在这一关键时刻,有一群人的身影格外显眼,他们吃住在农村,挨家挨户摸底数、挖穷根、探出路,跋山涉水,无怨无悔,有的甚至付出年轻的生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到脱贫攻坚的一线、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热实践中历练,经受考验,磨练党性,增进群众感情,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这些年来,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日夜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他们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拧成一根绳、攒足一股劲,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本版聚焦5位扶贫干部,倾听他们的一线故事。

     

  青海海西州乌兰县巴音村第一书记白海龙

  不松劲儿,再难的关也能闯

  本报记者 姜 峰

  头次登门,家里男人正蹲在门槛上抽烟。

  “马正虎,这是省上刚派来咱村的第一书记,姓白。”老支书引荐。

  白海龙被让进门:土坯房里是土炕土炉子,旁边杂乱地堆着农具,还有装着青稞的麻袋。一坐沙发,感觉“像掉进了坑里”。正对着是一个14寸的老式电视。

  “咱巴音村整体搬迁到镇上,你们咋还守着老房?”第一书记来是摸摸底。

  马正虎支吾两句,伴着咳嗽,还是抽烟。妻子姜发菊被从里屋喊出来,头发乱蓬蓬的,见了生人,低着头一句话都不说。

  “我也是农村出来的……”白海龙套近乎,套出了马正虎的难处:“政府在镇上盖了新房,这是好事儿。可我身体一直不好,俩丫头又上着中学,全靠姜发菊种地谋个生计。搬走,吃啥?”

  “茶卡镇搞旅游,好些人开了家庭旅馆。你好歹读过初中,不想试试?”“没本钱,也不会弄,赔了咋办?”

  碰了钉子,白海龙仍反复登门磨嘴皮,又是带夫妻俩去景区,又是参观先富户。

  同村的盛庭海,头一个到镇上搞起家庭旅馆,18间客房,看得俩人有点眼热。使完“激将法”,还得有实招。协调帮扶资金,再把单位不用的旧办公家具运来,2016年5月,白海龙帮他俩开了张。

  做起生意后,姜发菊变得越来越开朗。到8月底,竟挣了3万元。谁知好景不长。9月,姜发菊拿着钱陪丈夫去了回大医院:确诊白血病晚期。一个月后,丈夫走了。

  白海龙天天带扶贫工作队员去开导姜发菊,可她经常躲着不开门,“顶梁柱塌了……”

  “再苦再难有咱们帮你,没有过不去的坎儿……”白海龙带着村干部又协调了帮扶资金,一起对家庭旅馆进行升级改造,姜发菊抹干眼泪,还报了旅游培训班,学会了网上宣传、在线订房。

  2017年5月,家庭旅馆再度开张,2018年,姜发菊家不仅顺利“摘帽”,而且家庭旅馆的客房也扩大到了11间。

  “不松劲儿,再难的关也能闯!”令白海龙欣慰的是:多了“俩侄女”,逢年过节总惦记着问候“白叔叔”。这不,“二侄女”前一阵发来微信报喜,跟姐姐一样考上了高职学校。离家远行前,妈妈叮嘱:“好好学才有出息!”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和润村村支书苗永俊

  既然来了,就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

  本报记者 刘 峰

  10月15日,宁夏六盘山区迎来初雪,山城固原市原州区黄铎堡镇和润村,一排排屋舍整齐坐落,银装素裹中分外宁静。

  一整天,村支书苗永俊不停穿梭在村道间,“雪太急,赶紧问问技术员,对大棚有没有影响?有人还晒着粮食,收起来没?杨生珍老两口的太阳能天一冷就冻裂,得去看看……”他小声盘算着。

  来到杨生珍家,苗永俊检查完太阳能板后,进屋翻了翻床上的被褥,又看了看刚燃起的炉灶,然后坐到沙发上边帮老人剥蒜,边跟记者聊起了往事。

  2013年,原州区建设规模最大、标准最高、配套设施最完善的生态移民安置点和润村迎来了炭山乡、寨科乡、黄铎堡三个乡镇的648户2680名移民。为了解决新迁入百姓心不齐、矛盾多,村党组织涣散等问题,黄铎堡镇党委决定将有13年基层工作经验的苗永俊调到和润村做党支部书记。

  “2014年是困难最多的一年,村民们因琐事产生的矛盾特别多。”苗永俊说,“可既然来了,就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要把群众当成自家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