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轨道交通未来发展版图(2)
时间:2019-10-21 11:4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我国地域宽广,地形复杂,因此中国的轨道交通发展了极致的技术应对极端的环境。高原铁路、高寒铁路等取得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性标志成果,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 “轨道交通特别是地铁的建造离不开装备界的‘穿山甲’盾构机,我们的盾构机力道大、速度快、可经受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等极限考验,表现十分突出。”中国铁建重工首席科学家刘飞香说。 每小时35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高铁最高运营速度。如此高速度同时实现高稳定、高舒适,是中国高铁的“看家本领”——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垂向稳定性是衡量高铁运行稳定性的3个指标,中国高铁列车这3个指标都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创变 科技革命升级未来“无限可能” 很多轨道交通专家告诉记者,随着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颠覆性新兴产业与轨道交通加速深度融合,智能化、高速化、绿色化、大容量、重载、安全舒适、互联互通,将成为轨道交通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新一代轨道交通系统将进入新的阶段。 事实上,中国在智能自主、绿色环保等方面已在不断探路。 中国首条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示范线一期工程已完成基本建设,启动线路匹配测试和试乘。这款“智轨”列车融合了现代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各自优势,以胶轮取代钢轮,无须铺设有形轨道,而是采用了中车株洲所自主研发的“虚拟轨道跟随控制”技术。 它以车载传感器识别路面虚拟轨道,通过中央控制单元的指令,调整列车牵引、制动、转向的准确性,精准控制列车行驶在既定虚拟轨道上。 悬挂在空中适宜于游客观光的单轨车、能跨过山丘、湖泊等复杂地形的跨坐式轨道车,为城市地面道路资源共享路权而推出的智能电力100%低地板有轨电车…… 在中国通号长沙产业园,记者看到了在科幻片中才能见到的场景。据介绍,这三款车型均可以在智慧城市的大数据管控下进行综合营运,通过手机终端与城市实时咨询、站台信号进行互动,并将智能出行的车载信息系统与城市总体大数据交汇交互。 专家表示,轨道交通的未来已来。随着5G时代的到来,高可靠与低时延、大规模机器类通信等5G通信所具备的能力,将解决轨道交通目前所面临的系统复杂、节点分散、运维人员缺乏等挑战,广泛运用于与运维相关的大规模物联网业务、全自动驾驶自动化业务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性的场景,为轨道交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记者 史卫燕、苏晓洲、白田田) (责编:宫宜希(实习生)、曹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