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百姓,他不曾犹豫半分
时间:2019-10-22 09:1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李夏(前右一)在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浩寨村走访群众。 宛云萍的生活,和丈夫李夏殉职前几乎没有差别。一样去上班,一样照顾女儿,一样给李夏发消息告诉他生活的琐事。不同的是,那个人,再也不会给她回复。 “妈妈,我只知道爸爸长啥样,都不记得爸爸的声音了。”望着女儿纯真的脸庞,宛云萍眼里噙满泪水。她掏出手机,打开自己和李夏的聊天记录,将他过去的语音一点点放给孩子听。听着李夏熟悉的声音,宛云萍觉得,李夏仿佛还陪在自己和女儿身边。 “他总是冲在最前面” “塌方!李夏!快跑!”风雨中,荆州乡人大主席王全胜向前狂奔,大声呼喊。山顶传来轰隆巨响,泥石流倾泻而下。王全胜被气流推出2米多远,眼睁睁看着树干、泥土、碎石淹没路面。 8月10日,受强台风“利奇马”影响,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东北部普降大到暴雨。荆州乡距离绩溪县城70多公里,3小时降雨量达96.5毫米。 当天16时30分许,接连三股泥石流奔腾而下,冲向石门亭河,卷走了正救灾抢险的李夏。 搜寻!人们的呼喊声不断在山谷回响,却始终没有回音。 到第二天清晨,噩耗还是传来:李夏的遗体在石门亭河下游被发现。 一场台风,一次塌方,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夏33岁的年轻生命就此定格,而在这次抗击台风中他一路救助过的老乡都安然无恙:敬老院进水,顶着狂风暴雨,李夏和王全胜将老人们的轮椅抬起,帮助他们上二楼避险;水漫过村民家门槛,李夏冲上前,帮着胡今古夫妻俩搬运贵重物品,并将二人转移到安全的高地;村口可能塌方,他们一边戒备,一边小心护送村民胡日红母子通过危险地带…… 这天,他原本打算回黄山老家和妻儿团聚。 这个周末,他原本要兑现给女儿的承诺,带着她给新买的电话手表办卡。 扎根基层8年,从长安镇到荆州乡,“他总是冲在最前面!”长安镇副镇长汪夏寅提起李夏,几度哽咽。 2018年6月29日,当时还在长安镇工作的李夏,突遇大源村洪水险情。凌晨接到通知的他当即加入抗洪救灾中。村中河边土壁塌方,周围村民惊慌失措。李夏二话不说,摸索着爬上公路高架桥,打着手电筒小心翼翼查看情况。20多米高的高架桥还没完全建好,他却说上就上,未曾犹豫半分。 “讲普通话的本地人” 荆州乡,位于皖浙交界,崇山峻岭之间。曲折蜿蜒的盘山公路,被茂密的核桃树围绕,从县城开车过去要一个半小时,被当地人称为“天路”。 山村偏远,也不富裕。一张低矮窄床,一个老旧衣柜,一张破损的办公桌,荆州乡的这间单人宿舍有些简陋,李夏却毫不在意。一如他写在自己《工作日记》扉页上的话: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 “我们山里‘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姓’,你是个外地人,话都听不懂,活怎么干?”乡亲们的质疑,没有难倒李夏。方言难懂,就争分夺秒学!他先找当地会说普通话的年轻人交流,再和方言混杂着普通话的中年人谈心,循序渐进。三四个月下来,就连当地老人地地道道的土话,他都能完全听懂了,成为老百姓眼中“讲普通话的本地人”。 做一个本地人,不光要懂本地话,还要做本地事。 长安镇高杨村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排,严重污染环境,在李夏的推动下,总投资260万元的污水处理项目落户村里;高杨村村部通往胡村塔村民组的田埂路,晴时尘土飞扬,雨时泥泞不堪,李夏便带着村干部四处奔波,筹集资金,顺利完成道路改造;调离长安镇后,当知晓高杨村村民葛洪亮摔倒昏迷在医院抢救时,他立马从荆州乡奔赴150公里外的医院,陪着葛洪亮度过危险期,并积极组织募捐。 无论在长安镇,还是在荆州乡,李夏每到农户家走访,或召开会议,总是尽量安排在晚上。农村老百姓白天要干农活,为了不影响大家的生产劳作,李夏认为自己辛苦些也无妨。 “在基层,心里踏实” 老百姓把李夏当本地人,李夏也把大家当亲人。 “奶奶,我想李叔叔了,他什么时候再来陪我玩?”稚嫩的话语出自7岁的胡心怡口中,她是高杨村贫困户许冬仙的孙女。该村共有24户贫困户,李夏担任高杨村党建指导员期间,主动申请联系1户、帮扶5户,56岁的许冬仙就是其中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