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粮仓”三代人的“农业经”
时间:2019-10-27 01:1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新华社长春10月22日电 题:爷爷要志气 孙子要打品牌——“天下第一粮仓”三代人的“农业经” 新华社记者宗巍、薛钦峰 金秋十月,有着“天下第一粮仓”之称的吉林省榆树市进入秋收季节。在土桥镇皮信村小乡屯,80岁的杨春山饭后在村里遛弯,大儿子杨德贵这几天准备去上海继续打工,而孙子杨亮正在地里忙着收苞米。 从要志气不吃返销粮的爷爷辈杨春山,到为增加收入闯出去打工的儿子辈杨德贵,再到扎根黑土地专心搞农业的孙子辈杨亮,杨家三代人的奋斗经历,生动勾勒出这片黑土上农业生产的变化和时代的进步。 “我们要志气,不吃返销粮” 走进小乡屯,平坦的水泥路交错延伸,一栋栋二层楼房整齐排列。远处的大田里,玉米泛着金黄,大型收割机来来回回忙个不停。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当地有名的穷村。 “老牛破车疙瘩套、两头毛驴没草料,花钱靠贷款,吃粮靠返销”,是20世纪60年代小乡屯的真实写照。“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地势,水灾泛滥,那时屯里粮食亩产只有65公斤。 回想起当年的贫穷,80岁的杨春山依然记得清楚。他说,外村人都管我们屯的人叫“五保户”,那时我们就想,凭啥不能自己好好干,“我们要志气,不吃返销粮”。 1962年在全屯唯一女党员齐殿云的带领下,全屯人决定改土造田,摆脱贫穷面貌。大家肩挑手拎,开壕挖渠,改水造田,发展生产。 短短几年,小乡屯逐渐山坡有梯田、荒野变平原,不仅养活了自己,还每年为国家贡献粮食。从此,小乡屯的名字也传遍各地,成为“艰苦奋斗”的代名词。 杨春山经常怀念起过去的时光。正是靠着大家伙一起艰苦奋斗,小乡屯才有了来之不易的今天。聊起现在的生活,身板依然硬朗的杨春山说,日子好了,干农活也不那么累,但奋斗的劲儿丢不得。 “打工种地两不误,收入增一倍” 这些年,随着土地规模化经营扩大、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皮信村的农业生产效率水涨船高,大量劳动力从黑土地解放出来。2001年以来,小乡屯开始向外输出劳务人员。在北上广等城市的建筑、餐饮行业,都有小乡屯村民的身影。杨春山的大儿子杨德贵也是其中一员。 国庆前后,杨德贵回到小乡屯的家里,与家人短暂团聚。随着秋收接近尾声,他也收拾行囊准备跟着工程队去上海继续打工。 前些年,杨德贵春耕和秋收都要回家干农活,一年下来工地和家两头跑。现在,土地交给儿子种,杨德贵得以安心在外打工,每年只在春节期间才回家。他说,土地规模化经营后,农机也越来越齐全,种地特别省事。 多年来,杨德贵转战北京的各大建筑工地,一个个地铁站,一栋栋高楼大厦都曾有过他和工友奋斗的身影。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家里也多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他说,一年能攒下将近5万元。 “趁自己身体还行,在外面多奋斗几年,多攒点钱。”杨德贵说,现在打工种地都不耽误,收入比以前种地多一倍,生活越来越好。 如今的皮信村,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畜牧业、林果业、劳务输出等,致富路越走越宽,去年人均年收入超过17000元。 “现代农业大有可为” 这几天,杨春山的孙子杨亮正在地里忙着秋收。自家和流转的8垧(公顷)耕地,都由他一个人耕种。“从种到收全是机械化,种地轻松多了。”杨亮说。 三十出头的杨亮算是屯上庄稼地里的年轻人。早些年,杨亮也曾外出打工,但由于离家远等原因,后来决定回家种地。 这几年,杨亮挣了钱便添置农机,播种机、拖拉机、收割机,陆续配齐。在杨亮家的玉米地里,玉米收割后,收割机直接将秸秆打碎铺在地表,秸秆像一层棉被盖在土地上。这不仅能提高土壤有机质,还能保墒、抗风蚀。 “过去爷爷为了种地挖壕沟、修水渠,靠着一股子干劲儿。现在有农机,有灌溉设施,还有科学种田,再加上有干劲儿,收入可比打工强多了。”杨亮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8垧地算下来能挣十几万元。 说起下一步打算,杨亮语气很坚定,再攒些钱多流转些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将来还想搞绿色有机种植,自己加工粮食,打品牌,不断提高种粮收益。”
+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