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做强做优做大国企?(2)
时间:2019-10-27 08:59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华龙一号”是继中国高铁之后,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又一张国家名片。“海外首堆工程在巴基斯坦开工建设,并已与阿根廷等多国达成了合作意向。”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张柏山自豪地说。 国企不仅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还在宏观调控政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波动背景下,中储粮通过储备调运、储备吞吐调节,为稳定国内粮价、抑制通胀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中国人端稳自己的饭碗。 2007年上半年到2008年下半年,世界粮食危机导致全球粮食供应紧张,国际粮价上涨压力传导到国内。为了稳定国内粮食价格,中储粮集团迅速向市场投放中央储备粮,在全球粮价飙升暴跌、大幅震荡的形势下,确保了国内粮食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市场粮价不大涨、不大落,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基本保持稳定,维护了国内粮食大局和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使中国成为世界粮食危机中的“安全岛”。 国有企业发展壮大了,会不会把民营企业甩在身后? 答案是否定的。“国有企业在做强做优做大的过程中,也在带动民企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彭华岗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 2018年10月20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首飞成功。整整十年的研发过程,中航工业坚持开放合作,建立起“主承制商+供应商”的“小核心、大协作”研发模式,充分调动全国资源参与项目研制。 黑龙江省新兴的民营制造业企业广联航空参与了飞机的研制,生产了AG600的总装线、物理样机、全机复合材料地板。“能参与国产大飞机的研制,对民营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广联航空副总经理朱奇说,“通过为AG600成型工装,装配工装,总装配生产线的生产和零部件的生产,公司整体的技术能力有了一个飞跃的提升。” 航空工业通飞珠海基地总体部副部长程志航告诉人民网记者:“我们共培养了20多家系统级成品供应商,带动辐射了民机配套产业快速发展和适航能力提升,有效促进了央企与民营企业的融合协调发展。” 国企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国无防而不立。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防,就没有国家的主权和独立。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一颗巨大的火球携着几百米高的沙尘,在天空中绽放出一朵蘑菇云……罗布泊的巨响震惊了世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生发射成功。 今天,国企依旧是国防工业的“主力军”。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东风”劲吹、“红旗”招展、“鹰击”长空、“长剑”啸天,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原创成果接受检阅,这些装备全部为中国制造。中国装备建设能力由弱到强,筑牢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基石。 国防安全,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而国家安定团结的基础是人人都享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国企是贯彻实施各项社会保障措施的执行者。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户户通电……国企建设了一大批民生工程,不断优化社会公共服务,保障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 在西藏江孜县龙马乡最康村,45岁的德庆擦拭家中的节能灯。(刘东君/摄) 在这些民生工程中,看到的是国企上为国家分忧,下为百姓解难的情怀,看到的是国企履行社会责任,总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重要位置。 “哪怕只为1户人家,线也要架、电也要通。”国家电网公司对外联络部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延芳表示。 在西藏,未通电地区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电力工人克服极寒缺氧,靠着牦牛运、马帮驮、人肩扛,硬是把电线架上了雪域高原,解决了当地百姓的用电问题。 在重庆中益乡,80%是高山,重庆市电力公司投入1370余万元,在此奋战两个多月,把一根根电线在巍巍群山间架起,为中益乡2350户居民通上了电。 在陕西西安蓝田县焦岱镇樊家村,供电公司更是架设500米“专线”,只为一户低保户供电。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