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东第一路:从工业发祥地转向创新策源地(2)
时间:2019-10-27 14:1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回顾日夜奋战的一幕幕,许多接触过杨浦滨江建设者的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那就是这个团队“倔劲”:为保留一个码头遗迹,让600米公务码头让路;为挑选一棵樱花树,不惜翻山越岭找最合适的那一棵…… 在杨浦滨江的建设中,这样“抠细节”的例子随处可见。在建设现场,经常可以看到工人与设计师一起在场地上“堆石头”。 “老厂房改造涉及不少构筑物和地坪的拆除清障,一方面需要大量原材料,一方面又会产生废弃料。”滨江设计师郭怡妦说,为了实现环保再生,设计师们借鉴德国废弃混凝土再利用的思路,结合中国传统的“石笼工法”,将原来采用石材铺装的方案全部改成了“石笼墙”“石笼凳”,而原材料就来源于老厂房被敲开的地坪。 “地坪混凝土块都是工人用镐头机敲出来的,挑选哪些块料适合后期堆砌,如何保留可利用的完整砌块,这就要仰赖于工人们。” 每天与不同的施工团队一起“做实验”也成了郭怡妦的工作日常,双方合作下许多创新工艺得以实现。“让工人参与设计,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空间让他们发挥创意,大大增进了工人对滨江的感情。”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后,杨浦人的工匠精神依然在这里传承着。 从工业发祥地转向创新策源地 开发以前,规划团队走遍每一幢厂房,梳理出有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绿化,其中规划保护保留的历史建筑就有24处,66幢。如今走在滨江岸线,每一座百年老厂房、每一扇墙面,甚至墙面上恣意生长的爬墙虎,都是设计师们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抢救”下来的。 十二棉纺织厂原为大康纱厂,设计人员将“纺织”的概念融入其中,以灌木层构成意趣盎然的迷宫,营造出“绿色编织,水岸迷径”的公共空间,也创造了“历史编织,时光隧道”的意境。 始建于1911年的杨树浦电厂,码头上的塔吊、灰罐、输煤栈道以及水泵深坑被原位保存,建成的“杨树浦驿站”有最酷炫的“清水池艺术加油站”:沿江一组粗重的塔吊,加上瑞士艺术家费里斯·瓦里尼创意,从“工业风”变成了“二次元”。 电站辅机厂前身为创建于1921年的慎昌洋行,如今,厂区就像一个工业建筑博物馆。滨水岸线上一系列高桩码头蜿蜒曲折,原地保留的工业桁架、吊车等依次排布,通过新建连接栈道串联起来……7万平方米历史建筑、数百件的工业遗存,步入其间,人们可以在巨大的厂房门口回望深邃的历史;也能走入曾经的灰仓水池,品味咖啡书香;能够从基于历史的文化创意中,感受到工业发祥地向创新策源地的巨大转变。 “如今,杨浦滨江正规划建设各类高端商务商业载体300余万平方米,让这个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口中的‘工业锈带’插上‘国际+创新’的翅膀,展翅高飞。”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左卫东介绍说。 创业者的新乐园 去年底,杨浦区启动杨树浦路综合性改造工程。改造后的杨树浦路将是一个“露天历史博物馆”。更重要的是,这一区域将成为创新组织、创新平台和创新企业集聚地,成为每年计划吸引5家到10家国际国内一流企业的创新中心。“该区域的定位是‘打造沿江国际创新带’。”左卫东说。 杨浦区也是上海高校集聚之地。为了吸引人才,该区去年还颁出了上海首张双创区域内“中国永久居留权申请外籍人才认证函”。 10所百年高校与676处、800多万平方米的500平方米以上存量工业用房、用地和仓库,在上海这所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这样的资源弥足珍贵。为了吸引创业者扎根杨浦,该区还在上海率先推出双创“小巨人”政策,通过政府承担部分“双创”风险。 如今,杨浦成了让人向往的创业乐园。据该市经信委统计,平均每天有15家新设企业到这里注册,在全市中心城区中位居第一。创智天地、国定东路、长阳创谷、环上理工四大创业创新街区正逐步建成;复旦创新走廊、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财大金融谷、上理工产业园等“一廊、一圈、一谷、一园”建设稳步推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