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蓝海”向海图强粤港澳大湾区共拓蓝色经济空间(2)
时间:2019-10-29 13:3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是引领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也是我国海洋经济开放合作的重要先行区。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表示,各方要携手同行、深化合作,加快推进构建互利共赢的大湾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立互信互惠的大湾区海洋交流合作平台,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大湾区海洋生态圈,把大湾区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毕马威中国政府治理与公共事务咨询服务合伙人喻莺告诉记者,毕马威与香港总商会进行了一项调研,分析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级城市群,既是战略叠加的高地,又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三地合作足以为海洋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作为海洋大省,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已连续24年位居全国首位,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之一。2018年,广东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93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2%,成为引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香港拥有发达的港口物流、航运服务、海洋金融保险、科研教育及其他专业服务等综合海洋服务优势,澳门在滨海旅游方面也独具优势。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安然认为,通过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进一步对接国际上处于海洋产业价值链中高端的科技、管理、供应链和人才等优质要素,完全可以实现提升海洋产业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目标。 刘若鹏说,传统船舶工业并非深圳的优势产业,但深圳却能够在海洋科技创新方面成绩突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科技赋能。深圳有很多优质的赋能型企业,把先进的技术与当前船舶工业、海洋装备工业等结合起来,最终带来了整个国家海洋工业的突破。光启研究院在2010年成立的时候,就是深圳探索利用新型研发机构去打通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之间鸿沟的样本。 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刘庆生也表示,深圳将积极构建深港澳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体系,联合港澳共同建设海洋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平台,探索设立深港海洋产业发展基金,加快引进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物实验室,联合港澳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共建服务国家南海开发的战略基地,共同打造国家级南海开发和深海研究技术研发平台,推动设立国际海事法院、船级社分支机构。 海洋的整体性和流动性特点,也使得海洋生态环境的保育与治理需要粤港澳三地通力合作。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王文雄认为,粤港澳三地政府间应加强合作,推动三地海洋环境治理标准的统一;要把三地的科研人才和科研资源统筹起来,推动大湾区海洋环境保护的研究;要加强大湾区海洋文化的保护。 澳门海洋学会会长何伟添也表示,澳门参与大湾区海洋合作,将坚持陆海统筹、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创新驱动和高端聚集的原则,着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金融、海洋旅游等产业,将保护海洋环境与发展海洋产业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掘金“蓝海” 深圳“勇立潮头” 海博会期间,共建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框架协议和共建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智能海洋大数据中心的合作备忘录同时在深圳签署。 在签约仪式上,记者了解到,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将分期建设海洋生物资源、海洋高端仪器装备和海洋生态环境三个实验室,一个智能海洋大数据中心和蓝色智库。中国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担任院长,并主持海洋生物资源实验室建设,中国海洋大学与华为共建的智能海洋大数据中心,将确保建设高起点起步。 届时,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领域的科教优势将与深圳的区位优势、企业的创新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服务支撑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需求,全力助推深圳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为深圳汇聚和培养一批海洋高层次领军人才,建设海洋领域的重点科技创新平台,产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面向国家与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和具有市场前景的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助推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助力深圳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据悉,深圳为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还推出了向海图强的“十二个一”工程,包括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建设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探索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成立海洋科学研究院,打造全球海洋高端智库,建设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组建海工龙头企业集团,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加快建设海洋新城,探索设立深圳海事法院,规划建设深圳海洋博物馆和海洋科技馆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