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为民重在办事成于务实(2)
时间:2019-10-30 05:3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2004-2018年,浙江省累计民生支出44148亿元,占总财政支出的72%。其中2018年民生支出6545亿元,为2004年的9.5倍,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农林水列民生支出前三位。显然,从教育、医疗到社会保障条件的提升,从住房、饮水到空气质量的改善,浙江省5700万常住居民,人人都是受益者。 浙江省还广泛发动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为民办实事的工作,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社会公益事业,参与实事项目建设,实现了从财政一元保障到撬动社会力量多元投入。这些年,舟山市累计吸引社会资金10亿元兴办教育,宁波市通过财政资金引导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向“三农”建设、社会治理等领域。 实事求是,善作善成 淳安县威坪镇洞源村村民徐红星前些年不幸患上尿毒症,每周要接受三次血透治疗。“五年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这个病的报销比例是60%左右,这几年从70%、80%提高到了90%。”徐红星说,加上低保户救助政策,现在医药费报销比例达到96%,自己每个月只要花不到200元就行了。 “我们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兜底’起步,然后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淳安县县长董毓民说。 浙江省委推行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明确提出,要把求真务实的精神贯彻到具体工作之中,要多关心困难群体,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多搞一些直接造福于民的“满意工程”“民心工程”,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决不喊空口号、搞花架子。陈广胜说,“这里面蕴含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实事求是、善作善成,把好事办好。” 浙江在2003年推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2005年起一步步推出为参保农民提供免费体检、将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将城乡孤寡老人纳入集中供养等民生实事,2014年建立统筹城乡的全省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副巡视员王平洋说,如今全省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水平已达977元,比2010年提高了2.58倍。 在覆盖人群上,浙江为民办实事也经历了由特定个体向家庭、社会拓展的过程。2005年浙江省政府首次把帮助下岗人员、失地农民就业列入民生实事,2007年要求重点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家庭人员就业问题,2008年开始,要求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发现一户、帮扶一户、解决一户。随后多年,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一直是省政府固定民生实事项目。 “经过这些年不断地查漏补缺,我们基本上做到了顶层政策设计跟社会就业需求的‘无缝’衔接。”杭州市上城区区长金承涛说,上城区54个社区几年前就已全部成为“充分就业社区”。 共建共享,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身有所栖”还要“心有所寄”,“文化惠民”成为浙江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自2013年至2018年12月底,台州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495家,实现“一镇一品、一村一韵”,盆景变风景,内涵日益丰富、效益持续凸显。 每天“报到”的老百姓给礼堂编了顺口溜:“大门常开、活动常有、内容常新、队伍常驻”。台州在浙江首创礼堂总部、乡镇礼堂分部和村礼堂理事会三级农村文化礼堂总部管理体系,以共建共享打好“建、管、用、育”组合拳,激活乡村文化的一池春水。 2019年10月,一项名为“办得怎么样,由你说了算”的浙江民生实事公众测评活动在全省拉开帷幕。根据“浙里督·民生地图”在线发布,今年浙江省政府要着力办好河湖整治、饮水达标、绿色交通、垃圾分类等十方面民生实事,涉及大小民生项目4万余个。对于浙江各地各部门来说,公众测评将是对他们一年工作质量成色的重要检验。 对于人民群众来说,公众测评也成为共建共享、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又一次动员令。 这些年来,浙江民生战线捷报频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连续18年和34年居各省份首位,收入倍差从2.43缩小至2.04,为各省份最低;2017年底,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达到了94.4%,基本公共服务各个领域全面改善;2018年,浙江“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得到国际认可。 这些年来,浙江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浙江省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2014—2018年,城乡居民对省政府民生实事满意率逐年提高,分别为85.9%、89%、90.1%、94.2%和95.5%。2018年全省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6.84%,连续15年位居全国前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