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国内新闻 >

披襟向洋奋楫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2)

  “制定推广清单”“带动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已写入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以上海自贸区为先锋,通过制度创新推动高水平开放,长三角这扇开放大门越开越大,正全面提升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货物申报由1天到半小时,船舶申报由2天到2小时——发源于上海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目前已辐射到整个长三角和长江流域。今年上半年,上海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同比增长13.9%;江苏、浙江、安徽出口分别增长5.6%、6.6%、11.9%。

  志在开放的廓大格局,已有明确故事线。

  拥地利,从一根羽毛到一条走廊

  追求高质量创新,勇当创新的“排头兵”和“突击队”

  安徽宣城,特别是新塘羽绒产业园一带,冒出不少带萧山口音的浙江人。杭州市萧山区新塘街道派驻干部叶海燕常笑称自己是“陪嫁丫鬟”——萧山引以为傲的那根“羽毛”,“嫁”到了宣城。

  加速产业升级的萧山,急需“腾笼换鸟”。2015年初,宣城市和萧山区两地政府合作,由宣城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与新塘街道共建承接羽绒产业转移平台。目前,园区已落户羽绒企业21家,形成原料采集、羽绒毛生产到羽绒制品的完整产业链。

  一根羽毛,让萧山与宣城结了亲。宣城营商环境对标沪苏浙,园区管委会主任张勇笑言:“上海‘一网通办’,江苏‘不见面审批’,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我们争取一次都不跑。”

  2018年,宣城市来自沪苏浙的投资占比达八成,重大项目占比达六成。在长三角,类似的“联姻”故事不断上演。

  安徽省委主要负责人说,谋准谋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任务,首先要在追求高质量协同创新上谋划实招,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人才、科创、产业……江浙沪皖有千丝万缕联系。上海是集聚全球资源的“龙头”,江苏经济总量领先,浙江民企创新勃发,而安徽的锲入,加重了科创分量,也扩大了长三角创新的“朋友圈”。

  “要让市场要素自由流动,需要打破一些‘篱笆’。”周世锋说。

  从上海松江区出发的G60科创走廊,横贯长三角,被定位为“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带头“破篱”。

  去年11月,合肥高新区有关负责人将营业执照交到杭州丽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池天水手上。这是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业务平台发出的首张异地登记营业执照。

  “一网通办”,是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之举,在合肥也成热词。合肥市13个县(市)区、开发区全部完成G60九城市“一网通办”窗口设立,企业可在合肥任一该类窗口办理九城市营业执照,其余八城市也将全面推开。

  在松江G60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里,5只猴子的照片非常醒目,这是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院士的“宝贝”——世界首批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上游基础研究创新和中游技术转化最关键,长三角有优势。”蒲慕明说。

  “我们将借上海科技创新龙头带动之势,积极参与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合作打造重大科创平台,共同培育数字经济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努力把长三角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浙江省委主要负责人说。

  地跨浙沪两地、国内首个跨省市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最近大动作不断。6月21日,总投资128亿元的浙江平湖中意直升机生产项目签约落户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该项目与全球最大的商用直升机制造企业合作,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60亿元。此前,长三角新松机器人总部基地、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平湖分院等也先后在此“安家”。

  如今在浙江,借力合作创新风生水起。浙江给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不光省内可用,嘉兴、长兴、海宁等地还与上海合作通用“创新券”。截至今年6月,通过省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已有1075家浙江企业寻求长三角地区机构服务3063次,“创新券”支持约5400万元。

  高质量创新,已成为长三角的追求。“创新策源能力”“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地”,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高频词。

  勇当创新的“排头兵”和“突击队”,长三角,正在创新中奋翼鼓翅,广开地利。

  享人和,一条贯通三地的河流

  强化高效协同,合力深化跨区域合作

  从太湖到黄浦江,有条57公里长的太浦河,流经苏州吴江、嘉兴嘉善与上海青浦,江苏段40多公里,上海段约15公里,浙江段约1.5公里。

  吴江区区长兼太浦河区级河长李铭,不管多忙,每月都要抽一天巡河——这是上海备用水源地之一,他笑称为上海“打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