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智慧释放中国经济磅礴动能(2)
时间:2019-10-31 01:2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中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的辉煌成就,究其根本,是因为找到了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一过程中,高举改革旗帜,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清除妨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近年来,在全国两会上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年度计划表,只有薄薄几页纸,为数不多的约束性指标,集中在民生和环保领域。 回望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部门拨原料、下指标,企业是车间,生产后统一调配。“小到一个车间的螺母,都要列明计划生产的数量,当时办公室里各类计划要堆到天花板。”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工作人员回忆说。 一份年度计划表的嬗变,折射出我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实践的艰难求索。 上世纪50年代开始,苏联东欧国家尝试了很多改革,都无法破除计划经济低效率的弊端,无法解决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统一问题。 中国经济“怎么办”?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从一开始便具有明确的目标方向和推进逻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目标,创造性地划出具有中国特色、凝聚中国智慧、体现中国担当的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轨迹——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这条改革开放的正确之路上,我们党不断解放思想,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发挥制度优势中更好发展市场经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多轮机构改革的基础上,我国紧紧围绕处理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关系,持续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截至目前,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削减超过了40%,工业生产许可证种类压减了三分之一以上,取消、减征、减免中央和省级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超过1000项,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事项办理时间压缩50%以上。 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中国跃升至31位,较去年再提升15个位次,连续两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经济体排名前十。这是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国国家治理能力持续提升的生动注脚。 健全的治理体系和有效的治理能力,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也是建立统一、竞争、高效、规模宏大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前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在经济层面进一步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向共同富裕大步迈进 辉煌成就见证昨天的奋斗足迹,更指引未来的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生动局面,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满满获得感,彰显改革含金量。数据显示,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名义增长566.6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9.2倍,年均实际增长6.1%。1956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88.2元,2018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9853元,名义增长224.1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8.5倍,年均实际增长5.6%。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