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文艺繁荣助推社会进步(逐梦70年)
时间:2019-11-01 10:1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图左起依次为小说《红岩》《林海雪原》《青春之歌》《乔厂长上任记》书影、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剧照、小说《人世间》书影、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杨善洲》剧照。 核心阅读 无论是注重描写客观现实的现实主义作品,还是注重抒发情感的浪漫主义作品,文艺终究离不开时代生活为其提供丰厚的素材、不尽的滋养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精神,文艺发展只有立足时代生活,凝聚时代精神,才能无愧于时代,并成就这个时代的文艺 文艺是塑造灵魂的工程,要用最好的精神食粮滋养人们心田,用真善美的充沛力量感染人们情感。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激发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是文艺引领作用的具体体现。求真向善趋美是人生命的自然律动,也是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不竭源泉
自古以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能够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都是紧随时代步伐、反映时代生活、凝聚时代精神、引领时代发展的优秀作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艺与时代的紧密关系。2019年3月4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反映时代生活、凝聚时代精神、引领时代发展不仅是文艺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追求,也是文艺的重要历史使命。 反映时代生活是文艺的内在要求 文艺是时代的镜子,反映时代生活是文艺的内在要求。列宁评价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称赞他“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从深度和广度上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前夕的社会情状”。文艺以时代生活为沃土,没有生活,文艺创作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艺创作尽管具有想象性和虚构性,有广阔的自由创作空间,但这些想象和虚构始终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之上。即便《西游记》《聊斋志异》这些从表面上看和现实生活没有太大关系的作品,也都是时代生活艺术变形的结果。鲁迅评点《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事态,加以铺张描写”,郭沫若称赞《聊斋志异》“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可谓是对文艺深刻反映时代生活的认可。难以想象如果没有现实生活做基础,这类作品将如何存在。无论是注重描写客观现实的现实主义作品,还是注重抒发情感的浪漫主义作品,文艺终究离不开时代生活为其提供丰厚的素材、不尽的滋养。 纵观历史,在经历时间淘洗之后,那些依旧璀璨夺目、备受欢迎的文艺作品一定是深刻反映时代生活、展现社会风貌的作品。老舍话剧《龙须沟》以主人公程疯子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疯子”变为艺人的故事,表现新旧社会的巨大变化。路遥《平凡的世界》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全景式呈现中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陕北城乡社会生活。“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正是这些作家艺术家时刻秉持“为时”“为事”的精神品格,使得这些作品以对时代生活的深刻反映赢得读者青睐,成为广为传诵的文艺精品。最近得到观众认可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虽取材于古代神话却不乏对现实人生的真实反映,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呼喊,不正是每个不愿服输、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心底最真实的写照吗?相反,作家艺术家如果浮于云端,全然不顾或不了解社会现实,作品缺乏引人入胜的生活情节,缺乏思想性和精神引领性,难以让人产生共鸣,最终难免落得被淘汰的命运。抛弃时代生活的创作者,最终也将被时代抛弃。 凝聚时代精神是文艺的重要功能 文艺反映生活,并非是对社会生活镜像式的被动反映,而是对原初情感体验和复杂社会现实进行升华的能动反映,它不仅展现时代与社会生活的鲜活面貌,也阐发人们丰富的精神追求。没有精神蕴含的文艺作品,就像没有灵魂的人一样,是不完整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精神性是文艺作品的核心内容。恩格斯在《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提出未来戏剧理想“三融合”原则,即“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其中“较大的思想深度”所强调的便是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凝练的精神旨归。由此可知,精神内容在理想的文艺作品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文艺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它以具体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为精神的凝聚和传播提供途径。我国古代文论中“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等思想的提出,其所承载的深层内涵就是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