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苏区曹承凤家“三栋房”记事(2)
时间:2019-11-16 13:4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一嫁到老马家,曹承凤就听说了这个在家里代代相传的故事。当时,家里在打土豪分田地中又分得了两间地主的青砖房,全家七八口人挤住一起,老房当作厨房依然在用。 1982年,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后,马家日子渐渐好转。曹承凤和丈夫在老房边盖起了一栋两层青砖小楼,老房从此闲置下来。 不久后,家里为闲置的老房起了一次争执—— 原来,老房年久失修快倒了,曹承凤想拆掉,丈夫却提出想重新翻修下。一算账,要花200多块钱,曹承凤更犹豫了。 “那时,盐才5分钱一包,火柴才2分钱一盒,200块钱可不是个小数!”她记得,那年她脚疼得厉害,医生开了三包药,一块五毛钱一包,但丈夫却只买了一包,因为翻遍全身凑不够钱。 争论中,丈夫给她讲起了道理:因为这栋房,爷爷马荣海一直念着共产党的好,后来参加了革命,还把两个儿子一起送去参加红军。后来,一个负伤回来了,一个永远倒在长征路上,名字镌刻在县城烈士陵园的墓碑上…… “这栋房里面有当年苏区干部关心群众生活的优良传统,它是马家的,又不仅仅是马家的……” 一番话后,曹承凤理解了。 秉持为民初心,终将赢得民心所向—— 80多年前,长冈乡一百个青壮年男子中约有80个参加了红军,全乡1500人认购了5400块钱的公债; 兴国,23万人,8万多人参加红军,5万多人牺牲,走出了56位共和国将军; 赣南,240万人,33万人参加红军,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赣南籍烈士倒下。 “苏区时期,为什么群众不畏生死争相当红军?为什么把最后一碗米送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为什么中国革命能取得胜利?答案或许就蕴藏在这间土坯房里。”兴国县党史办副主任丁志操说。 这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深情,这种深情化作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至今。 80多年初心不改,80多年恩情未忘—— 丈夫去世后,曹承凤接替他承担起守护老房的使命,土坯房被加固,还盖上了青瓦。几十年来,老房早就没有用场,她却再也没动过拆除的念头。 前两年,眼看着村里家家户户买起了小轿车,儿子也很心动,想拆掉挡住车辆进出院子的老房。曹承凤坚决反对:“人要记恩,这栋土坯房里有党的恩情,老马家要一直传下去!” 曹承凤家的三栋房呈“品”字状矗立在一起(7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郭强摄 建楼房 红瓦坡屋顶,白瓷砖外墙,冰箱、空调、洗衣机……走出老房,来到马家第三栋房。 80多年前,马荣海一定想不到,后人能住上这样的房子。 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曹承凤讲起家里像燕子衔泥一样盖起这栋房的故事:儿子长大成家,在外打工挣了钱,一开始在老房边盖了一栋平房。后来,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房子也不断加盖,终于在2010年盖成了这栋三层半小楼。 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前些年不少群众依然住在透风漏雨的土坯房里。2011年,赣州171万农户中仍有69.5万户住在土坯房中,占当地农户总数的40%以上。 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率先启动的就是危旧土坯房改造。如今,69.5万户群众已彻底告别了土坯房。 “除老马家这栋外,村里基本没人住危旧土坯房了。”长冈村第一书记程亮亮说。 “在房屋改善的同时,产业扶贫也在苏区全面展开。” 距曹承凤家不远处,长冈村驻村扶贫干部王小英为说服贫困户傅学达发展产业,三天两头跑到他家,但穷怕了的傅学达顾虑重重。 “亏了算我的。”王小英不放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