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眼”看护绿色家底(美丽中国·最严制度最强保护③)(2)
时间:2019-11-18 18:4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我们做过测验,一架装载激光雷达的小型飞机,飞行1个小时可采集300平方公里的森林数据,高效率的技术手段使外业人力和时间投入减少80%左右,所测量的树高精度达到95%以上,森林蓄积量精度达到90%以上,森林变化总体精度达到90%以上。”代华兵说。 实现“天、空、地、网”一体化森林资源监管 据了解,新技术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调查精度,并且绝大部分工作均在室内完成,质量可控、速度快、效率高,极大地减少了野外勾绘工作量和人员投入,缩短了调查工期,降低了劳动强度。 新的清查手段为实现森林资源更严格的管护提供了基础。“自治区林业厅可根据检查结果,对全区林业系统进行通报,指出林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要求。”黄强介绍。 为破解森林资源“监管难、发现难、查处难”,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探索构建“天、空、地、网”一体化森林资源监管模式,努力提升广西森林资源监管水平。在2016年的林地变更调查工作中,广西首次引入1∶2000航拍正射影像,组织400多名技术人员,全面厘清林地与非林地的界线。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2018年,广西又采用‘天空地’一体化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新技术体系,开展新一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融合了林地一张图和森林资源现状,形成了广西有史以来最真实、高精度的森林资源数据。”黄发说,有了这些精准数据,林业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就有了可信、可靠的依据,“以此来制定森林经营和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做到最严格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18日 13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