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体育对体医康养的启示”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时间:2019-11-18 18:4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研讨会嘉宾合影 以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卓越的医疗保健功效,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广为流传。11月10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人民体育·人民太极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协办的“中华传统体育对体医康养的启示”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成功召开。这次学术研讨会汇集了传统体育、中医、西医、媒体等二十余位专业人士,就如何挖掘中华传统体育精萃,传播优秀传统养生方法,推动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进行了探讨。 李焕喜发言 研讨会上,首师大文化研究院教授、常务副院长、人民太极发展联盟首席专家李焕喜以“无极太极的当代价值”为题作了主旨发言。他认为,两千五百年前老子所著《道德经》所说的“道”可以理解为宇宙自然能量,“德”可以理解为个体生命能量。老子运用“道”、“德”理念,揭示了“生—长—壮—老—已”的内在原因和规律,提出了“俭德”、“啬德”的养生思想——借助自然能量涵养生命能量以健体延年,“恒无欲也以观其眇”的无极修炼原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的太极修炼原则。根据这些思想和原则,李焕喜创编了简单易行的无极太极和推手养生功法。经过成百上千人数年实践,证明这些功法在克服亚健康疾病、祛除身心慢病以及治疗一些疑难杂症方面都很有效果。李焕喜表示,太极既是国粹,也是集中医理论、养生哲学和动静兼练于一体的健康生活方式,应当大力提倡和推广,以助推健康中国行动,造福广大人民。 德建发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禅武医”传承人、河南省嵩山禅武医研究院院长德建向与会人员讲解并演示了具有1500余年历史积淀的嵩山内养功部分功法,带领与会人员体会禅学、武学与体医康养之间的文化精髓与微妙关系。德建说:“嵩山内养方法,‘内’就是养心、气、身。这与太极颇为相通,即达到身心双修、内外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相合、刚柔相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德建表示,”禅武医“就是这样行之有效的提升身心健康的方法,它通过行、站、坐、卧、饮食各个方面进行调整,通过学习、习练禅武医,能够使人达到身心和谐、轻松自在、减少疾病,使生活有意义、有价值,活出人本性的慈悲及尊严。 叶卫华发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叶卫华有着26年的西医从业经历。他认为,西医对单一因果关系的疾病研究、诊断与治疗具有明显优势,但对多因素掺杂的复杂疾病就存在很大瓶颈。很多慢性病,比如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神经内科的神经肌肉疾病,病因研究不清楚,在预防和治疗上都面临很多困难。西医也认识到,慢性病的多种危险因素均来自我们的生活、工作、社会、心理行为,例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大多是生活习惯出了问题。叶卫华说,传统武术和中医有着独特的智慧与功效,在疾病预防上能发挥积极作用,但如何让其服务于人民的健康,让人们认识到其价值,需要采用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在传统体育文化介入群众疾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针对一些重要问题应用科学手段进行研究,建立统计学意义上的数据基础,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解释,既要说得清楚、也要听得明白。他呼吁传统体育文化和现代科学彼此要加强融合,才能更好地挽救病人生命、减轻病痛、获得心理安慰,让病人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这是医者的心愿。 侯倩发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副主任医师侯倩出身中医世家,大学本科顺应潮流学习西医,在成为一名西医内科医生后,割舍不下中医情怀,又在硕士、博士阶段专门做中医的科研,从西医慢慢回到中医。在30年的行医实践中,侯倩对传统体育治病救人的方法有了更多的领悟,她并不止步于中医“一针、二灸、三药”的方法,她说:“我从106岁老中医爷爷日常生活起居、治病救人的实践中观察体会,也从传统文化中的武术里去寻找,我非常认同德建对于‘生命在于呼吸之间’的观点,在不同的传统武术里,都会关注呼吸的方法,也就是‘吐纳之道’,这是古人非常重视的养生方法。我开始让我所有的病人先练丹田呼吸法,同时改善情绪,为病情的治疗起到非常好的辅助效果。未来,对于中华传统体育宝库,我还将继续探索、思考和实践。”。 彭元发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