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吃得饱还要吃得好
时间:2019-11-28 13:2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国新办11月25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数量、质量双丰收 “《意见》注重系统总结以往经验,坚持问题导向,贯彻新发展理念,具有显著特点。”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说,《意见》既强调了数量目标,提出到2022年,全国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到2035年,通过持续改造提升,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进一步提高。同时,又重视明确质量目标,《意见》提出了土壤质量、环境标准的整体要求。 建设高标准农田,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来说意味着什么?余欣荣说,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的时候能够产得出、供得上。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能够新增粮食产能,而且能够提升农田的抗灾能力。据评估,建成以后项目区的耕地质量一般提升1到2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到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在严重气象灾害年份,项目区粮食产能稳定性水平要明显高于非项目区。 据测算,到2022年全国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以此可以稳定保障粮食产能在1万亿斤以上,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80%,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将起到基础支撑作用。《意见》从强化建后管护和严格管控利用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保护和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的政策要求,支持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集中用于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 “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要以保障粮食产能为首要任务,确保‘吃得饱’,而且要为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奠定良好的资源环境基础,实现‘吃得好、吃得健康’,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余欣荣说,部分地区由于农业资源长期透支导致地力下降、资源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等问题,迫切需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更加突出耕地质量的保护与提升,加强科学研究及措施。 下一步,将按照《意见》的要求,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注重土壤改良,严格落实耕地质量标准,通过一系列措施,使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在数量而且在质量上都能够获得双丰收。 ●构建集中统一高效的管理新体制 “从各地实践看,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不强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现阶段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底数不清、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余欣荣说,“高标准农田建设亟须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集中统一高效的管理新体制,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推进。” 据介绍,2018年中央机构改革把原来多个部门分别实施的农田建设管理职能整合归并到农业农村部。根据中央要求,农业农村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意见》,并征求了相关部门和各省(区、市)的意见。 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建成高标准农田有6.4亿亩。余欣荣说,过去因为是多个部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底数不清、面积重叠的问题。农业农村部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正在进行专项清查,在严肃认真地摸清数量的前提下,还要把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同时,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认真梳理,逐一解决。 农业农村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广德福说,农田建设需要各级各部门形成合力,同时还要积极调动项目区群众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效益。 《意见》明确“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考核、统一上图入库的具体要求。允许地方因地制宜制定不同标准。明确强化资金投入和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农田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群众参与的农田建设工作机制。 ●新一轮规划总体框架已经确定 《意见》提出要修编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修编情况进展如何?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邱天朝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是部署未来一段时期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任务、项目布局、建设重点、资金安排等内容的总体考虑和设计,发挥着龙头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