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国内新闻 >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3)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保持社会长期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我国政治保持稳定、政策具有一以贯之的连续性,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能够长期坚持和实施,不“翻烧饼”、不折腾;能够坚持当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相结合、局部利益同整体利益相统一,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1949年到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9.2倍,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中国人民告别了物质匮乏,消费结构迅速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进而向享受型转变,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社会保障等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成就“中国之治”,主要在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既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因而深得人民拥护;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善于吸收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有益成果,能够在国家治理实践中自我完善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不断增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时代在不断进步、实践在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不断增长,面对国家治理的新任务新要求,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也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必须坚守正确方向,坚持守正创新。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我们要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巩固好、发挥好,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确保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