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药史》(插图珍藏版)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时间:2019-11-29 13:5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北京9月30日电 《中国火药史》(插图珍藏版)出版座谈会29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隆重举行。座谈会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办,上海远东出版社和中西书局承办。著名中国科学技术史学家、《中国火药史》(插图珍藏版)作者潘吉星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秘书长俞源,军事科学院军事战略博士生导师、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副会长彭光谦等参加了座谈会。 潘吉星在座谈会上介绍了其研究中国火药起源、演进和传播的历史过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潘吉星的科学精神,认为他在撰著出版《中国造纸史》《中国四大发明: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和《中国火箭技术史稿:古代火箭技术的起源和西传》等著作的基础上,倾注三十二年心血,推出了《中国火药史》(插图珍藏版)。在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下,经过上海远东出版社和中西书局的精心编辑,公开出版,这不仅是自然科学史研究的重大成果,也是古代科技文献的整理出版成果,更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文明史研究成就。 原始火药自唐代炼丹家在“伏火”中无意间发现之后,经过五代十国的混战,宋、辽、金的战争中演化发展,从初级火药进步到了固体火药,实现了冷兵器到火药武器的转变。元明时期,火药、火器全面发展。13世纪开始,随着蒙古大军的远征,中国火药、火器技术流传到亚欧一些国家。西方国家开始重视火药的研究与发明。14世纪由臼炮而起的近代火器的使用所引起的军事变革、政治经济变革和科技变革,使得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封建制迅速崩溃,近代科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欧洲列强在世界舞台上崛起并称霸。 《中国火药史》(插图珍藏版)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和火器技术史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史的通史体裁,按技术史各阶段的时间顺序,以朝代为主轴陈述中国历代火药、火器发展历程。 全书分三篇。第一篇为绪论。谈火药出现前中外火攻中使用的古代纵火剂和纵火武器、有关火药的一般概念、火药和火器的起源。第二篇为历代发展。叙述宋至金、元、明及清各历史时期的火药和各种火器技术发展情况及其历史背景。第三篇为外传及国际影响篇,叙述中国火药及火器技术在阿拉伯地区、欧洲国家及东亚、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传播,以及火药、火器使用后产生的世界影响。 座谈会上,彭光谦表示:“包括火药在内的四大发明的广泛利用,使世界发生根本的变化,特别是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近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由此又引起无数的变化,以致世界面貌为之一变,意义重大。火药发明于中国这一事实,曾在世界范围内遭到过不少质疑。本书作者潘吉星先生,则是平息此场纷争的重要功臣之一。他自1980年始授命研究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始,致力于此已近四十载,在各语言文献之间多方比对,在四大发明上的研究内容之广,程度之深已鲜有人及。”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韩琦认为:“四大发明原创地中国,虽然在中世纪漫长岁月里科技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却从16世纪明中叶起在火药、火器等方面停滞不前、缺乏创新,明显落后于欧洲。入清以后,火器技术起起伏伏,与欧洲再次拉大差距,以致清末遭西方列强侵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饱受列强欺凌。虽然,在蹉跎了三个世纪后,中华民族又重新觉醒与崛起,经艰苦努力,已建设成为世界上经济与军事方面的一流强国。但是,如何产生更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人类再次做出重大贡献,是我们要时刻思索的课题,为之不断努力的目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