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体育播报 >

信仰的路标——探寻红军长征胜利的精神力量(2)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军史专家、国防大学教授徐焰说,“正是由于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红军才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和强大的凝聚力。”

    一场场战斗,一次次突围,让红军将士对党的信心更加充足,必胜的信念更加坚定。他们紧紧跟着党的步伐,凝心聚气,向着革命的胜利不断前进。

    跟着共产党,实现民族解放——这是一份无上崇高的使命

    没有走过长征路,就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艰辛。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曾这样描述过草地的情景:“在这个沼泽地带几乎大雨连绵不断……许多人在一望无际的一些水草中失足陷入沼泽之中而没了顶,同志们无从援手。沿途没有柴火,他们只好生吃青稞和野菜……”

    走上长征路的红军战士,也许没有预见这段路途的艰辛,不知道下一个落脚点在哪里,更不知道战略转移何时才能结束,但是他们心中都明白:“他们的一切,皆为一个崇高理想——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北上抗日实现民族独立。”

    张闻天在谈到长征时曾这样说过:“没有理想,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

    也正是在崇高理想的引领下,红军将士在长征路上写下一个又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

    翻越雪山党领山时,不少冻僵了的官兵遗体,横七竖八地被埋在雪里。一具遗体的一只胳膊露在雪外,战士们想把他深埋一下,却发现手里还攥着东西。掰开一看,是一张党证和一块银元,党证上写着:“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3月入党。”

    百岁女红军王定国永远不会忘记,1935年3月29日强渡嘉陵江的一幕。一名年轻女红军的肚子被弹片划开,肠子都掉了出来,她用手将肠子塞回腹部,裹紧衣服勒紧腰带继续划船,直到送战友冲上阵地,才倒进江中。

    “她名叫石磨玉,牺牲时只有19岁。”王定国说,“长征中正是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好战士,我们才能在最危险的时候转危为安。”

    后有追兵,路程艰险。长征途中,红军的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

    漫漫长征路,是生与死的考验,更是意志与信念的洗礼。

    从“有饭吃”到“打胜仗”再到“民族解放”,在无数的革命实践中,红军将士的信仰不断升华,意志愈发坚定、力量愈发强大。

    这种革命意志和精神力量,激励着红军战胜了常人无法想象的重重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长征胜利80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引下,信心满怀、信念坚定的中国人民阔步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