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消费当量力而行(消费视窗)(2)
时间:2019-12-04 09:3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肖梓钧在北京海淀区一家培训机构当教师,工作2年攒了5万元。她同时在多个平台开通了分期消费,而攒的钱全部投入理财。“既然能以钱生钱,为什么要花自己的钱购物呢?”她解释,分期消费产品竞争多,处于消费者红利期,有很多低费率甚至免息产品。平时她把工资放进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为2.5%,而消费主要靠分期,等到还款日再从基金取钱。 当然,也要看到,如果细算利息和服务费,一些分期消费产品未必划算。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看到,一台标价10649元的笔记本电脑,某电商可选择3期、6期、12期甚至24期付款。如果消费者选12期付款,算上服务费,每期付款958.2元,总共要花11498.4元,比原价多出849.4元,相当于借款年利率为7.98%。对比一下,当前各银行消费贷利率也就5.35%左右。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吴一平说,商家推出的一些免息分期产品,收取的手续费换算成年化利率,有的甚至能达到10%以上,极端的会超过20%。 “分期消费对一些收入有限,又缺乏自制力的人极具诱惑性,容易产生非理性消费,导致违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分析,分期消费违约后,违约者的征信记录会受影响,可能被纳入失信黑名单,影响交通出行和住房贷款。有些平台为了收钱,甚至严重扰乱违约者的工作和生活,“建议消费者选择分期时应认真考虑消费需求和资金状况,理性消费、安全消费。” “在宏观层面,要留意分期消费存在的风险。”曾刚认为,如果分期消费门槛过低,过度诱导借贷消费,可能导致个人过度负债,埋下金融风险隐患。 各方合力促规范 监管部门应及时出台分期消费指导性利率或手续费率 “现在各平台上分期消费产品很多,但分期利率差别很大,一些产品还收取手续费、服务费,真让人看不懂。”日前,北京消费者王萍尝试通过分期购买一部新手机,但面对不同平台的分期产品,她觉得有点困惑。 “分期消费的收费还缺乏统一标准,商家各自定的利率或手续费名目繁多,实际利率高低不一,令消费者难以分辨。”吴一平认为,监管部门可根据分期消费产品供需情况,参考银行利率,出台分期消费的指导性利率或手续费率。推动分期消费健康发展,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企业应规范经营,防控风险。陈慧芳介绍,苏宁金融通过科技手段,研发金融反欺诈大脑、信用风险矩阵、智能催收系统等,分布于分期消费的前中后期,全链条监控风险。同时平台也通过各种渠道,持续对消费者进行风险提示和正面引导。 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吴一平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建立一个统一信息平台,一方面将消费者分期信贷信息纳入社会征信,从源头上降低过度授信、多头授信等风险;另一方面也要将企业信用信息纳入征信,建立欺诈和非法侵害消费者企业名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用夸张广告诱惑消费者、暗地里收取高额手续费,以及暴力催收的分期消费企业应严厉惩处,营造公平法治、诚实守信、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 消费者应理性消费,量力而行。吴一平认为,一些开支大的年轻人要意识到,使用分期消费虽然可以缓解一时的困难,但分期消费的实际利率并不低,一定要量力而行,切莫头脑发热,过度消费。刘俊海提醒消费者,多选择正规网购平台和靠谱实体店的分期消费,看清并保存分期合同,特别是利率或手续费。 “消费金融机构应在授信额度、利率定价、数据使用、贷后管理、机构合作以及守法合规等方面,加强行业自律,以确保消费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真正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曾刚表示,企业要围绕消费者真实合理的需求进行金融创新和营销,并加强贷后管理,严格控制过度放贷以及资金挪用等风险。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04日 19 版) (责编:栗翘楚、庄红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