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建设首批试点施工图浮现
时间:2019-12-04 12:3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交通强国建设正在加速推进。《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河北雄安新区等第一批试点地区“施工图”已陆续浮现,将超前布局规划,加速推出铁路城轨、海港航空枢纽等一系列重点工程,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下一步试点将迎扩围。12月2日公布的《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分地区、分主题、分批次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拟通过1至2年时间,取得试点任务的阶段性成果,用3至5年时间取得相对完善的系统性成果,培育若干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试点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出台一批政策规划、标准规范等,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交通人才,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广东等多地已经在准备相关的试点申报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交通运输部和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在编制“十四五”规划时将对符合条件的试点任务优先纳入规划,加大在试点任务相关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大资金、政策等支持力度。地方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与财政、发改、金融、税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的合作,鼓励地方配套支持资金,对试点任务相关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给予积极支持,引导和推动社会资金等共同投入。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今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形成三张交通网、两个交通圈。 10月,交通运输部确定河北雄安新区、辽宁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圳市为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欧国立认为,建设交通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转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具体的措施方面,首先要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 在过去的两个月,首批试点建设“施工图”已经浮出水面。目前,《深圳建设交通强国城市范例行动方案(2019-2035年)》正在征求公众意见,预计到2035年,深圳到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核心区实现半小时直达;泛珠三角区域主要城市高铁直达率达90%;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占比达到四分之一。实现上述目标有赖于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实施,包括推进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扩容升级,形成多向贯通的对外铁路通道格局,着力打造京广深港、赣深、贵广-南广、沿海(厦深)、珠江-西江五大铁路走廊等。 江苏提出要在基础设施、交通治理、运输服务等全领域先行先试,努力打造交通十大样板,重点建设沿江城市群多层次轨道网、连霍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京杭运河绿色航运示范区等。各市又有不同侧重点,如扬州打造通畅高效的内河航运样板工程,今年底前开工建设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航道整治工程,全面实施航道疏浚和生态岸线修复;南通将立足通州湾、南通新机场两大枢纽,抓紧建好江苏新出海口,尽快开工高等级航道和起步码头工程,加快南通新机场规划建设,推动尽快稳定方案并落地开工。 新疆将加快推进跨境综合运输大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南通道建设,加快实施民航“疆内成网、东西成扇”、干线铁路提速联通、高速公路贯通成网、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和农村公路全面覆盖等五大工程。山东则部署要在未来4至5年,基本建成覆盖全省、各市互联互通的现代化高铁网络。重庆正积极完善试点方案,下一步将广泛征求相关部门、专家、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经重庆市政府和交通运输部批准后,力争年内正式启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 “交通强国建设还要加快智能交通的发展,推动交通绿色发展。”欧国立认为,要大力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发展,聚焦基础设施、生产组织、运输服务和决策监管等领域,推动实现交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日前,浙江未来交通科创中心在杭州正式启动,首批四个研究院、一个重点实验室和四个领军人才工作室现场签约,将以重大交通科技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主线,努力突破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打造智慧交通创新高地、通用航空发展高地、轨道交通产业高地、人工智能应用高地,建成世界一流交通科技创新载体,支撑交通强国建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