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地方新闻 >

“大编”徐勇 新华社同事忆徐勇生前点滴(2)

  徐勇的悲悯,除了捐钱助人之类,同样藏在稿件里,藏得有些深,要细品才知。我上学时爱写得晦涩难懂,入职后才知写得“够简单”才是高手。往往素材越难、事件越复杂,需要作者多做几倍功夫,自己吃透,才能写得让读者“读得容易”。徐勇教我们,这是为人做事的态度。

  徐勇总鼓励我们写稿分小标题,那是出于对报纸用户的服务意识,方便报社编辑剪裁、重组,也方便读者一目了然,脉络清晰。

  采写国际新闻,忌讳生硬翻译。中西文化差异,语言习惯不同,关注点迥异,徐勇教我们按照中文写作习惯、逻辑思路采写稿件,遇到某些舶来词不吝多介绍几句,交待清楚,总要让人读得明白,否则就是作者自娱自乐。

  有个例子是“great”。英语世界张嘴闭嘴用这词,我们若统统译作“伟大”,徐勇便嗤之以鼻:世间有多少人或事当得起“伟大”一词?读过《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么?更多时候,外国人口中的“great”是指“了不起”。

  跟徐勇干活,慢慢学会用巧劲儿。背景材料不要堆作一团,可以打散后穿插全文,犹如穿针绣花;直接引语善加利用,如何放置在文中各处以增现场感和兴味;每个字、每个词皆有作用,想清楚为何写、如何写,哪有废笔?

  徐勇所教太多,我匆匆几笔怎写得完呢?最后,讲一件趣事。当年,我们故意设计一个句子打算气徐勇,妥妥的是“琼瑶style”:“让我告诉你,我是爱你的。”前半句是废话,可删;后半句“是……的”是徐勇最痛恨句式,想象着他一边咆哮一边删成“我爱你”。设计归设计,终究没敢对他说。

  徐勇走后,悲伤袭来,纪念他的文章铺天盖地。感谢新华社国际部法文组刘锴,他在《品味——写给徐勇》文末,终于把那句话对徐勇说了。(杨舒怡)

+1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