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明遗产丰 文化名城绽异彩
时间:2019-12-05 10:5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新华网武汉11月29日电(记者刘加文 田建军 胡诚 张潘)3000年工业文明的厚重底蕴,熔铸了黄石特有的城市文化形态。作为我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石坚定文化自信,保护和利用工业文明遗产并重,全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加快推动黄石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矿冶大峡谷”被誉为“亚洲第一天坑”。新华社记者熊琦 摄 依托矿冶文化 讲好“黄石故事” “过去,我们开山挖矿。如今,我们护山、美山,把废弃的矿山变成了旅游打卡地。”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负责人阎红勇介绍说。 阎红勇的父辈是大冶铁矿的矿工,他自己年轻时也是一名矿工,随着黄石加快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大冶铁矿旧址上建起了国家矿山公园。 大型矿山车,各型矿山机械,运送铁矿石的火车头、车皮和铁轨,三三两两散放在公园的空地上,作为一种记忆符号成为公园特有的景观。用废钢铁材料拼接成的张之洞头像、用废旧机器部件创作成的“429女子勘探队”群像,历经沧桑岁月人工开采留下的工业奇观——“亚洲第一天坑”,手托铁矿石、透露出浓浓的对新中国“工业粮仓”寄予厚望的毛主席雕像,这些抽象的艺术作品或地标性景观,讲述着不同时代的“黄石故事”。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是在废弃的矿坑上运用如椽妙笔,因地制宜“创作”出的一个文化精品。 公园里,昔日那堆积如山的废石堆变成了亚洲最大硬岩绿化复垦生态林。每年春天,当漫山遍野的槐花盛开,美丽壮观的景致总会引来四面八方的游客。铁山槐花游,不仅被纳入湖北省赏花地图,成为湖北省旅游部门主推的赏花线路之一,还列入了中国赏花游路线图。 有着国家4A级景区、国家10大工业遗产旅游基地两大名号,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每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今年“十一”黄金周,公园便接待游客达3.5万人次,门票收入60.6万元,同比增长116.28%。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作为一座有着千年矿冶文明、有着百年近代工业文明的城市,矿冶文化是黄石最大的特色,工业文明是黄石最大的优势,与之相关的故事也比比皆是。 三国时吴国孙权曾在铁山采矿冶炼,制造刀剑、农具,富国强兵;抗金名将岳飞曾在这里劈山开矿,冶炼兵器,铸成“大冶之剑”;100多年前,张之洞在这里创立大冶铁矿;盛宣怀建立当时亚洲最早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此外,黄石诞生过湖北最早的铁路、最早的水泥厂、最早的电厂、最早的煤矿和最早的股票…… “西塞神舟会”,是黄石已有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世界工业文化遗产项目也在积极申报。 依托丰富的矿冶文化和工业文化遗产,黄石正不遗余力地讲好“黄石故事”。 鸟瞰黄石风光。新华网发 纪云霞 摄 保护工业遗产 彰显历史文脉 “青铜之都”“矿冶之城”“水泥之乡”“钢铁摇篮”……摇曳不息的炉火,给黄石留下了众多矿冶遗址。 据不完全统计,黄石呈群落式分布的地质遗迹与矿山遗址有2000多处。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大冶铁矿遗址,华新水泥旧址,汉冶萍煤铁厂旧址,这“四大”工业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留名单。 “矿冶文化是这座城市的根和魂,挖掘矿冶文化、保护矿冶文化、发扬矿冶文化,留住城市的根,守住城市的魂,才能让这座城市更有特色、更有气质、更有内涵。”黄石市委书记董卫民说。 修葺一新的华新水泥旧址,散发着浓郁的工业历史文化气息。 当年,随着现代水泥工业形势的变化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华新老厂全线停产搬迁。由于水泥厂旧址地处黄石中心地段,商业价值很高。当时有人提出来将厂房卖了用来发展房地产,但黄石市委市政府坚决反对,并以立法的形式对工业遗址加以保护。 “这些工业遗产其实是记录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的宝贵财富,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进行保护,许多重要的工业遗产将在短期内迅速消亡,损失无法挽回。”黄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钟丽萍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