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明星娱乐 >

咏梅:女演员的另一种华丽的可能(2)

  准确抓住人物内在细腻的变化,要靠演员对角色的洞察和思考。在咏梅看来,她并不想靠某一部作品去为自己证明什么,她特别反感有人用“主角”“配角”去区分和定义她的演员之路,因为这样特别功利。在她看来,自己是一直在为所有合适的角色“候场”。

  《小欢喜》中有一场戏:季杨杨和方一凡打起来了,学校通知了家长。咏梅和海清都往学校里边赶,她们在这个电视剧里扮演的是两个性格不同的妈妈。海清跑得很快,咏梅落在了后面。导演提醒她们,你们两个人离得太远,没在同一镜头里。海清很本能地说:“咏梅姐,我这速度有点快,要不你也快点”。而咏梅则婉转地指出,我这个角色的性格,是不能够跑太快的,再着急也不能快,可以请摄影师通过调整镜头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细节体现了一个演员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她对角色的思考是非常充分的,流露出来可能只是看到的一部分”,后来海清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咏梅的欣赏,“她不太着急,徐徐的、不急不忙地做她喜欢的事,她的人生也一样。”

  在很多与咏梅合作过的影人眼里,她一直是个在戏外默默下很多苦功的好学生。电影《地久天长》的制片人刘璇讲起过咏梅的用功。电影里的丽云在失去唯一的儿子后,和丈夫耀军(王景春饰)一起离开居住了几十年的家,搬迁到南边的一个渔村展开一段新生活,在那里靠打渔为生。电影开拍前,剧组安排演员去福建连江体验生活,向当地渔民学习如何织网。当时正是七八月最热的时候,在北京都觉得暑热难忍,更不要说在福建。咏梅为了几个织网的镜头在那边足足待了一个星期,晒得通红。后来,据咏梅的丈夫栾树透露,自己出门了一段时间回来,发现老婆竟然坐在家里织网。刘璇这才知道,咏梅还把渔网带回来在家继续练习。

  前一阵,关于“中年女演员的困境”讨论得热火朝天。有人说,国内的女演员不像梅里尔·斯特里普,凯特·布兰切特,年纪长上去就没戏找你演了,即使有也只能演些模式化的婆婆妈妈。咏梅原本并没意识到这点,直到媒体连篇累牍地向她提问,她才发觉,哦,原来如此。“实力演员也许一时难有市场,但不会永远这样。其实,给琐碎的生活以方法,给它耐心,我觉得就很好了”,咏梅依旧不疾不徐地讲她的观点。

  她的好看有别于当下流行的审美

  有人说咏梅的好看有别于当下流行的审美,她身上有股子少有的书卷气,这种气质不是简单的清高,更不是孤芳自赏,而是一整套强大的自我选择、自我塑造和自我实现体系的外化。

  当初,咏梅这名字是她父亲取的。她父亲因为特别喜欢《卜算子·咏梅》这首词,才取的这个汉语名字,而词中的意蕴也代表了家中长辈对她的期许。如今,笑不争春的咏梅,确实如词中所言的那样,在一个中国女演员最不被看好的年龄,稳稳地进入了“她在丛中笑”的人生阶段。

  生活中,父亲是对咏梅影响极大的一个人。在她看来,父亲活得特别“有尊严”。咏梅的父亲是一个机械工程师,早年很多人“下海”做生意赚大钱的时候,就有人出高价请他给画图纸。虽然答应下来,就能轻松赚得比工资高很多倍的钱,但父亲却果断拒绝了。在他这里,钱不是赚得越多越好。相对于物质丰富,他更看重精神富足,“真正的穷是人格和思想上的匮乏”。

  做了演员之后,父亲经常问她的话是“最近看了什么书?”一次,咏梅用电脑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谁知他竟大为不悦,因为在父亲看来,手写体里有“见字如面”的温度,而电脑则消解了这一切。

  父亲这种人生观和金钱观,自小在咏梅心里扎下了根。对于自己想要做一个演员,父亲则不像其他人那样反对,而是鼓励她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一切让现在的咏梅在面对一些选择时,也会问上自己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要由我来演,我能赋予人物温度吗?对于不适合自己的,或者不符合自己价值体系的剧本,咏梅也会回绝得特别干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