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让“两不愁”真不愁,“三保障”有保障(3)
时间:2019-12-12 22:4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北京新闻网 点击:次
“群众自发管水,水才能长流。”同心村支部书记吴吉财说,在县水利部门的指导下,村里成立了人饮协会,包括贫困户在内的320户农民自愿加入,并按每吨水0.7元的标准缴水费。 “农民有意愿自己管水、护水,政府也积极给予支持,每年投入1万元经费补助。水利设施运行、管护收支相抵有些结余,实现良性运转,同心村的‘饮水难’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石柱县水利局副局长陈世权说,如今,同心村的经验正在复制成长,县里已经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鼓励发展农村饮水协会,让水利扶贫的成效“管长远”。 扶贫基础设施建起来了,要管好用好。农村产业发展,也不能光想着投入建起来,还要考虑如何做大做强,做长远。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资产经营、保底入股等方式,改革运行机制,让扶贫产业有更强的发展“主心骨”。 在重庆荣昌区河中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牵头,“瞄准”濑溪河河中岛的旅游资源,为乡村旅游做好配套服务,发展收益相对稳健的旅游物业租赁经济。“另外,集体经济组织还与社会资本合股联营,对旅游步道进行统一改造,并购置了旅游电瓶车、自行车,相关旅游收入按比例分成。”当地村干部说,走市场的路子抓旅游扶贫,产业的生命力才能更旺盛。 ——创新政策,吸引更多人才返乡就业、创业,让乡村扶贫多些“新鲜血液”。 在石柱县中益乡,在扶贫贷款、土地流转等利好政策的吸引下,“85后”的宋健就正在打造一项“甜蜜”的事业。他返乡创业两年多,领着乡亲们规模化养殖中蜂,蜂蜜收购范围覆盖全乡上千农民,让原生态蜂蜜成为群众致富产业。 据重庆市委组织部统计,重庆通过实施本土人员回引工程,吸引0.86万人返乡创业,他们扎根农村,正在成为“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发展“起点” 近年来,重庆坚持“全市一盘棋”的要求,花大气力解决贫困问题:全市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1918人,驻村工作队员4401人、落实结对帮扶干部达20多万人……扶贫领域“精耕细作”,才换来贫困群众由衷的赞誉好评。 “在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之时,最忌松懈、滑坡,更不能有‘差不多、歇口气’的想法。”刘贵忠说,高质量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要把“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记在心里、扛在肩上。 在渝东南武陵山深处,有一个复兴村。远观村里层层叠叠的水稻田,宛如镶嵌山间的块块美玉。这几年,靠着这些绿色、洁净的土地资源,当地老乡一亩地种出了3000多元的水稻产值,群众脱贫有了主干产业。 “复兴村摘掉‘贫困帽’,走上‘复兴路’,最感谢的还是张书记。”群众口中的张书记,正是复兴村第一书记张向东。 好山好水能种好稻。但过去群众一家一户种植,稻种乱、价格低,好生态没能带来好效益。在张向东牵头组织下,复兴农民“抱团取暖”,以股份合作社为平台,统一稻种采购、种植流程和销售渠道。 “这几年合作社重点做了两件事:一是坚持绿色标准。300多亩核心种植区域,保证全程“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有机肥。二是与专业化公司合作,打造、推广“龙洞贡米”品牌,线上、线下统一销售,提高稻米附加值。 这是张向东驻村的第三个年头,他还将继续在村里“扎下去”。最近,他正忙着组织工人调试村里大米加工厂的设备,“我们自己建一条稻谷加工包装线,既帮外地稻谷加工,收些加工费,也能把本地优质稻增值收益留在村里,村集体收益能更上层楼。”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黔江区金溪镇,今年产业投入还在继续发力,蚕桑种植1万多亩,镇里与下游企业紧密对接,蚕丝订单不愁;还引来农业专家,在蚕桑地里套种羊肚菌,由此成长起来的“立体农业”,亩均产值更是翻了一两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