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地方新闻 >

中国大西北,正上演着“由黄变绿”的生态奇迹!(2)

  要适应新环境下的生态治理需求,需要全方位借助科技力量,而不是盲目“图政绩、求成绩”。我国在沙化治理理论、沙化防治技术方面研究领先,但实践应用过程中有些具体问题研究仍不足,科技治沙任重而道远。

  “绿口袋”扎紧了风口,逼退了黄沙——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阿日西村红枣基地 丁磊/摄

  “沙漠医生”的新型生态治理

  45岁的马全林,每年有200多天在沙漠中度过,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20多年。作为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长,他常年带领团队进行荒漠生态学与荒漠化防治研究,成为名副其实的“沙漠医生”。马全林说:“在荒漠化防治上,我们既要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精准治沙,改善沙区生态环境,也要通过培育沙区经济作物,带动群众种植,实现增产增收。”

  沙葱、沙米是干旱荒漠区特有的野生沙生食用植物,在民勤、古浪等地都有分布,深受当地人喜爱。“野生植物被连根拔起,破坏了其自身繁衍和生态环境。为此,我们研究人工栽培技术,解决高产难题,给沙区群众发展产业找到一条更好的出路。”马全林说。

  2018年以来,马全林持续示范推广沙生植物种植,带动民勤等多地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如今的沙漠治理已不再是单纯的治沙增绿,越来越多像马全林一样的科研工作者,致力于探索将“治沙”与“治穷”相结合。

  新疆和田地区可利用的绿洲仅占3.7%左右,剩下90%多是荒漠。当地转变治沙方式,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治理,拓展生存空间和产业平台,为产业落地、嵌入式发展提供可能。目前和田地区有红柳大芸30万亩,梭梭大芸约2万亩,建成多家以沙为主原料的建材企业。

  吐尔逊·托乎提介绍:“我们在严格保护和有效治理的前提下,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林果业基地,发展精深加工业、能源、沙漠旅游业等,建设沙产业带。发展沙产业,不仅有利于调整沙区产业结构,增加沙区农牧民收入,也有利于‘反哺’沙区生态建设,巩固和扩大防沙治沙成果。”

  西北地区生态治理模式正发生着深刻转变,造林式治理正转向产业化发展与生态治理协调发展,“沙”的资源价值被不断发掘。沙产业如火如荼,沙中不仅能“生绿”,更能“生财”。(记者 魏靖宇 张文静 白佳丽)

+1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