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在“去伪追真”中沉淀文化记忆
时间:2019-12-18 15:0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2019年已近尾声。岁末回望,在公共舆论场引发热议的热门文化事件,依旧历历在目。潮水退去,留下的有惊喜,也有唏嘘和遗憾。 2019年最后一个月,通过短视频向世界展示中国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李子柒爆火。富有古韵意味的着装、取景、配乐,用时令鲜花制胭脂、酿酒,刺绣、砌窑、纳千层底……她没提一字“中国好”,但满屏尽是唯美别样的中华文化故事。在她上传的“日常”里,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网友,看到了真实可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爱上了中国。 事实上,对“真”的追逐贯穿了2019年全年的文化记忆。 2019年初,行业内外最为真切的一个感受莫过于“流量失灵”。春节期间,不以流量明星为卖点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多部由“小鲜肉”和名导加持的“大片”中突出重围,跃居春节档票房之首,成为实至名归的“黑马”;暑期档中,起初不被人看好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最终凭借口碑力压阵容豪华的商业大片,“逆袭”为年度票房冠军……这让人们慨叹,流量明星已不再是票房保证。 这一年,也有一些人为精心伪装的“人设”付出了惨痛代价。从不知“知网”为何物的博士男演员被曝光学术造假,到遍读“诺贝尔数学奖得主小文章”的“学霸男星”形象垮塌事件,再到集演员、摄影师、作家、慈善家、建筑师名头于一身的女明星人设被拆穿……我们目睹了这些被运营公司精心包装设计过的、以兜售“人设”来圈粉的明星,在名不副实、德不配位的人设“翻车”之后,淡出观众视野。 人设崩塌之外,演艺圈更同样经历了一场流量“哑火”。部分被人设裹挟、被流量的泡沫推至高位的年轻明星,无心文艺创作,却忙于创作“自己”:一面频繁“花式”上热搜、自我炒作,一面用欠缺实力和诚意的作品敷衍观众,透支粉丝信心,折损信誉,把人气的余额败光。 曾经不可一世的泡沫已经破裂。随着歌手蔡徐坤“一条微博1亿转发量”引爆舆论,流量造假的“黑产业链”被“一锅端”,粉丝经济呈现“疲态”。依赖炒作、水军、刷数据、买热搜而虚假繁荣的娱乐圈开始自省式挤压泡沫、去浊还清,对“假”的摒弃开始成为潮流。 在这场真与假的博弈当中,我们迎来了戏骨精神的“回潮”。 不论是电视剧《老酒馆》中的陈宝国,还是《都挺好》里的“苏大强”倪大红,抑或敢说真话的李诚儒……一批锤炼过演技的老戏骨,正在获得观众越来越多的掌声。一些网友评论说,正是由于这些老戏骨的存在,才能使一部片、一部剧底盘扎实,经得起品位和琢磨。 在去伪存真的涤荡中,身处寒冬的影视市场放慢了脚步。 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有1884家影视公司关停。前三季度,电视剧备案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7%,横店影视城的开机率同比降低45%。据了解,一些知名的年轻演员已经一到两年无戏可拍。 泡沫挤压、快钱离场、戏骨崛起、口碑当道……“只有流量明星才能撑场面”“大IP+小鲜肉=赚钱”的圈钱逻辑,似乎已经不奏效了。经过新一轮的洗牌,一些浮躁的资本逐渐离场,反而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精力交给从业者,回归作品本身,聚焦演技的锤炼。因为事实已经证明,最坚挺的流量不是流量明星,正是好口碑、高品质的内容本身。 在去伪存真中,我们看到了精品力作的突破性胜利。 在今年的银幕中,观众不仅看到了让他们欣喜的国产动漫角色,看到了具有中国精神内核的好故事,还看到了从概念设计到服装、道具、化妆、场景、后期特效等整体制作水平的提升,看到摆脱了“段子堆砌”“IP翻拍”等套路化创作以后的中国电影驰骋的想象力。 当“回归内容创作”成为频繁被提及的热词,我们欣喜地看到,关注家庭关系痛点的影视剧《都挺好》、聚焦校园霸凌的影片《少年的你》等现实主义题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可。这说明创作者在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中,逐渐找回了久违的文化审美与思辨精神。 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讲究内容本身的诚意之作,看到了中国影市不断涌现出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类型和题材。他们以更高的格局、更大的追求拓宽了喜剧片、爱情戏、家长里短之外的更为缤纷的可能。 正因为对创作的珍视,2019年的国庆档让观众在三部主旋律影片中,淋漓尽致地感受到了澎湃的家国情怀和“此生无悔入华夏”的情感共鸣。从弘扬信仰到传递爱国情绪,从“滴水见海”的小视角到时代关键词的大格局,几部影片都找到了观众渴望从电影里得到的情感回馈……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这轮“去伪存真”的涤荡,影市“暖春”已经在路上。 然而,回思2019,我们也有遗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