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地方新闻 >

一位艺术家的藏地情缘(2)

  “大部分人对西藏的文化仅停留在神秘的层面,深层次的藏文、藏戏、唐卡、史诗传说等藏文化精华,并没有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容铁说,“作为艺术从业者,这种现状让我有一种非常迫切的使命感,想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西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容铁坦言,“我时常想,为什么如此优美的藏族音乐,在全国流传的只有《北京的金山上》和《天路》?为什么卷帙浩繁的英雄史诗,只能在学术圈流传?这些问题如鲠在喉,时常困扰得我睡不着觉”。

  在国内外多地有丰富文化传播经验的容铁,迅速搭建平台助推西藏文化走出去:组织内地100多名著名书法家,赴西藏采风;策划“大美西藏”北京展览,将唐卡、藏戏等最具西藏特色的艺术作品推介到全国;邀请汉藏艺术家一起参与在拉萨和北京两地举行画展,组织汉藏名家作品在西藏博物馆展览,一天就吸引了1000多人参观。

  “民族团结包括感情上的归属和文化认同,以文化为载体的民族团结才是最牢靠的。”容铁说。

  在藏期间,容铁开设高原书法大讲堂,义务讲解书法知识,主编了我国首部藏语版书法课本,在当地学校推动开展“从小写好中国字,长大做好中国人”活动,为拉萨的中学捐赠由其主编的汉藏双语版《书法指导与练习》,让学生从小就接触中华民族传统书法,既丰富课余生活又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西藏学生中发芽生根。

  濡染酥油糌粑味道 重温从艺为民初心

  在采风过程中,容铁策划了送文化到边防、送文化到乡村等系列活动,带领艺术家们一起到基层为群众赠送书画。有人笑他没有经济头脑:别人的好作品都放在展览馆,你却把最好的作品捐给了农牧区。他却不以为意,累计捐赠1000多幅作品给基层部队、学校和农牧民。

  听说有从牧区到拉萨上学的学生家庭负担重,父母身体不好,容铁当即决定资助他们一直到大学毕业。深感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他还发动更多人组织捐赠1000套校服给西藏贫困家庭的孩子们。

  2008年,汶川地震将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羌族文献毁于一旦。这让当时的艺术界沉痛不已,也增加了容铁尽早建立中国书法数据库的紧迫感。“世界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中国也处于数字化发展的高峰,从全球文化看,数字化是必然的趋势,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必须与时俱进。从文化备份的角度看,做这个项目也非常必要。”

  为此,容铁每天加紧工作,最终完成含有9500个单字、汉字重文约13万字的《中国汉字历代字体检索数据库》,数据库涵盖甲骨文、金文等中国各类历史字体及历代书法家的篆、隶、楷、行、草各种墨迹,全面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汉字文化”历代演变的完整过程。

  发布当天,有评论者盛赞这是展示中国传统书法文化最好的平台,容铁也被誉为中国书法数据库建设的奠基人。

  援藏期间,因常年下乡被晒得黝黑,又喜欢戴藏式帽子,容铁在大街上行走时,常被误认为是藏族汉子,这让他倍感自豪。“这说明我已经彻底融入到了西藏的文化中,成了雪域高原的一分子。”容铁笑着说,“援藏时间是有限的,但我在雪域高原濡染的酥油味和糌粑香是永久的,我的心已经与西藏牢牢地绑在了一起”。

  与西藏人民结下的深厚感情,让容铁格外留恋这片土地。第一次援藏期满,容铁主动向组织申请,延长了服务期限。第二次期满后,容铁索性“要”了个只有责任没有权力的挂名干部:不拿一分报酬,只尽可能地利用自己在艺术圈里的关系,推介西藏文化。

  今年8月,在离藏两年后,容铁又回到西藏成立了“西泠援藏容铁工作室”,他以这种方式将自己与西藏牢牢绑在了一起。

+1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