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做培训岗位送上门(一线调查)
时间:2019-12-20 17:4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生活中,不少残疾人有较强的就业意愿。如何为他们找工作搭把手、架起桥?吉林省致力于为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提供相关服务,从支持性就业,到全链条就业培训,不断优化残疾人就业环境。让我们走近这个特殊的群体,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汇聚关爱的力量。
培训创造机会 改变社会认知,帮残疾人树立生活自信 “我来啦,今天天气可真不错!”39岁的申春梅人未进门,笑语先至。把双拐放到身侧,开始和同样身患残疾的好朋友于仙一起埋头画画。“以前没自信。现在画画得了奖,还能卖钱,觉着生活更有奔头了。”申春梅说。 申春梅所在的吉林省桦甸市,曾被原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农民画已形成颇为完整的产业链,大大小小的农民画工作室遍布城乡。当地残联每年都会举办培训班,接纳残疾人免费学习,画得好就能把画卖出去。 “身患残疾,但放不下逐梦的心。”申春梅说,生活中,许多像她一样的残疾人,都有强烈的就业意愿,但是现实的障碍不少。“突破心理障碍是第一关。真要下定了决心,又不知道该干啥。定了方向以后,又不知道该怎么学,可谓困难重重。” “残疾人因为身体条件限制,在找工作过程中确实会遇到偏见;多年依靠低保形成依赖,也让一些残疾人不敢、不愿就业。”长春市九台区残联理事长王宏君说,残疾人群体里有不少想要自力更生的,但因各种原因往往找不到门路,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搭台铺路。 家住长春市其塔木镇北山村的村民徐国辉患有小儿麻痹。年轻时,他打过各种工,“找工作的时候,总被人质疑……” 渴望改善生活的徐国辉今年迎来了机会。5月到6月,徐国辉参加了长春市九台区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培训班。“今年培训500人,根据残疾人实际情况,确定不同产业方向。”九台区区委书记李洪亮说,帮助残疾人贫困户脱贫,要让他们树立生活自信、掌握生产技能。 徐国辉的第一个作品是一台木头“战车”,一个人在教室加工到后半夜。起早贪黑、全心投入、磨练技能,在培训班里,徐国辉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变。在东北亚博览会上,他设计创作的手工作品精致细腻,深受喜爱,被全部买走。如今,他成了培训老师,为百余名学员做培训讲解。 “我们要通过搭建平台,引导残疾人自发产生就业需求。”国际劳工组织全球商业与残障网络中国分支秘书长周海滨说,以接纳的眼光为残疾人提供更多选择,让每一位残疾人都有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努力带来转变 助残企业为残疾人提供接触社会的窗口 神情认真投掷冰壶,一丝不苟刷洗餐具……你一定想不到,一个21岁的阳光大男孩洋洋(化名),有智力残疾。以前,洋洋走路不利索,说话不顺畅,常受人欺负。现在,通过康复培训和就业导师引导,他可以在阿甘餐厅独立工作,小伙伴们夸他“餐具刷得最干净,不惜力,做事儿一板一眼,有耐力”。 2015年5月9日,位于长春市平泉路的阿甘餐厅成立。现在,12名残障人士在此稳定就业,接受短期培训、实训的有近40名。他们主要负责传菜、洗碗、扫地等工作。 “这些孩子是有能力回归社会的。家长们看着他们一点点进步,也都激动不已。”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副主席、阿甘餐厅创办人胡艳苹说,在阿甘餐厅,他们没有被孤立,能够很好地接触社会。 上班后第一年的春节,洋洋用自己的工资,给抚养他长大的奶奶买了件红衣服。奶奶激动地说:“洋洋懂事了”。从进入阿甘餐厅开始,洋洋不仅有了稳定工作,还开始学习打冰壶。每次打冰壶,他都格外开心。他说这项运动“好玩,有趣”,老师说他“特别认真”。 很多变化,就发生在不经意间。23岁的小花(化名)患有自闭症,初中就辍学了。她原来对外界的事情几乎没有反应,后来在一家蛋糕店学习做裱花、包蛋糕。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小伙伴们在开心聊天时,她也会抿嘴一笑,细声说:“在这里,挺开心的!” 截至2018年底,吉林省共有辅助性就业机构60余个,1000余名残障人士顺利就业。“残疾人群体虽然学起东西来比较慢,但做事认真、守规矩,做出的产品质量也高,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胡艳苹说。 “残障人士融入社会不应当只是一个慈善话题,也不仅仅是一个医疗问题,它涉及政治、法律、心理、公益、商业等等。自2007年《残疾人就业条例》实施以来,促进残疾人良好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企业最了解自己运营的需求,残疾人最了解自身平等参与社会的需求,企业应该提供窗口,找到满足双方需求的结合点。”周海滨认为。 平台链接市场 搭建孵化基地和平台,让供需更好对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