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来了一群年轻人(2)
时间:2019-12-23 15:0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睦邻社工教我们如何发掘和培养老人的兴趣。”邵桂桃表示,他们首先对老人进行兴趣爱好方面的调查,然后设计相应活动。根据每个老人的喜好,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增加老人的参与度。 经过胡洋的培训,邵桂桃开始带领老人们学习唱歌、跳舞,但后来发现,老人们只喜欢看,不想自己动起来,所以就选择做手指操。结果,很多老人们喜欢这个活动,都动了起来。“手指操现在是我们养老中心的日常活动了。”邵桂桃说。 78岁的牛秀英对当时教手指操的情景依然记得很清:“他们一遍又一遍地教,大家就学着做。”但是年龄大了,记忆力不是很好,学了就忘,“现在每天下午还要做呢,但我还是得看着图才能做起来。”牛秀英笑着说。 除了做手指操,牛秀英还和服务人员、其他老人一起唱歌。“都是一些老歌,自己会唱什么就唱什么,图个开心。”牛秀英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社工扶贫除了直接与贫困群众对接,更重要的工作是在当地孵化社工机构,培养社工持证人才,帮助当地实现社会工作规范化。 睦邻社工在扶贫过程中,就在当地积极培养社工、志愿者,开展社会工作资格证书考前培训、志愿者能力建设工作坊、慰问演出、技能大赛等。如今,仅在故城县仁德养老中心就有6位工作人员顺利通过考试,取得了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 邓锁表示,社工扶贫可以有不同的实践方式,一些扶贫干部可以通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掌握相关的理念与方法;具备专业能力的社会工作机构也可以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牵手计划”等促进当地社会组织和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设;社会工作专业院校还可以通过与贫困地区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发展壮大当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探索本土化的社工扶贫模式 经过努力,故城县首个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仁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这标志着故城县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正式迈上专业化道路。崔洪梅担任主任,她说:“要培训人才,让人们从思想上来认识社工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与睦邻社工事务所的项目合作来督导我们,希望实现所有员工持证上岗。” 胡洋总结了近年来社工扶贫的经验,包括要在方向上围绕国家大政方针,思想上增强责任和担当,方法上注重各方紧密配合、发挥合力,角色上扮演好资源链接者,行动上敢想敢干、长期作战。 社工扶贫的效果不言而喻。如今的仁德养老中心有了新院址,数位员工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中心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养老的工作越来越专业化。“社工机构牵涉面比较广,它能把社会上各种资源链接起来为我们的养老服务。”崔洪梅感慨道。 “社工扶贫可以将社会组织、义工、志愿者等整合起来,推动社会政策的改变,缩小社会各阶层间的差距,促进城乡居民的社会权利趋向平等。”熊跃根说。 但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社工扶贫也并不是没有困难。具体而言,一是社工扶贫是个过程,需要时间去建立关系并提供服务,才能显示出效能;二是社会工作依然是正在发展的职业,经费、人力等资源困境存在,需要在制度和政策上进行保障;三是社会对于社会工作的认知依然有偏差,需要加大专业宣传与推广,同时在专业发展与社会服务实施上进行顶层设计,强化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此进一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发展。 这些困难崔洪梅也深有体会。“在学习手指操的时候,老人们还是十分排斥的,他们更关心的是吃喝。”崔洪梅表示,后来经过多节小组活动,老人们才逐渐接受。 “下一步我们还将搞生日聚会,与老人共同商量膳食情况,还组织老人子女来这里参加活动等,主要就是提升老人们的社交能力,增强心情愉悦度。”崔洪梅说。 虽然故城县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已经成立,但是经费、人员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崔洪梅,“还是希望社工机构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邓锁建议,在未来发展中,社会工作扶贫需要与地方政府的整体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尤其应当与乡村振兴、农村基本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发展等目标相结合,继续推动将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纳入到当地党委政府脱贫攻坚的总体安排中。另外,社会工作扶贫需要在实践中及时整理总结本土化的实务模式,发展和创新适合中国制度文化情境的理论与方法。 (责编:庄红韬、杨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