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片《地铁上的读书人》第九集:回忆
时间:2019-12-23 15:5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曾经刻下或深或浅的印迹 书虽沉默不语 打开它却有如打开了一个喧哗的世界 将你带入陌生领域 让你的目光抵达更远的未来
故书不厌百回读 每次重读都是与往昔时光的重逢 也是对很多人和事的刷新 书里书外的记忆 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人 所有这些都成为了生命的坐标 记录着岁月的馈赠
书虽难以改变坚硬的生活现实 但沉浸其中的欢乐却让人回味不已 重温书与记忆,那些书与人的温暖 即便身处漫漫冬日也不觉孤寂寒冷 有书相伴,岁月有情,生命丰盈 -------------------------- 《地铁上的读书人》 第九集:回忆 【栏目简介:《地铁上的读书人》是由新华网与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系列网络微纪录片,以口述实录方式记录在地铁上读书的人,通过地铁这个与人紧密相联的交通工具,观察城市中普通人的生活以及精神状态,倡导全民阅读,探寻构建城市公共精神空间的可能性。】 -------------------------- 翻阅记忆 时光不曾让经典褪色 口述|朱利伟 人们通过读书获取知识、增长见识,而有些时候,读书,仅仅是为了享受阅读本身。 我的同行牛老师,去苏州出差时偶然在旧书摊上遇见一套《金粉世家》,回到北京以后,在每天通勤的地铁上重读。作为出版人,他有很多新书好书可以选择,但阅读旧书,是因为打开以后,不仅书中的故事重新鲜活起来,当年阅读的心绪也一并复活。 地铁上读《中国古代农耕史略》的乘客。朱利伟 摄 有些旧书是特意买来的。我在地铁上遇到过一个年轻人,他当时在读一本《中国古代农耕史略》,后来我知道,他在科技馆从事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研究工作。他在地铁上读冷僻的专业书,认真的样子就像故宫里修文物的匠人,在“无人处”也真切地热爱着自己的工作。 我当时抑制不住好奇心,问他这本书怎么样,他说:特别好。这是一本他专门淘来的二手书,甚至连豆瓣这样收书广泛的网站都没有这本书的条目,后来我问他要了这本书的版权页信息,为这本书专门创建了一个条目,一本真正的好书值得有人为它这样做。 地铁上读《中国古代农耕史略》的乘客。朱利伟 摄 每当在地铁上看到那些封面微卷、内页泛黄的旧书时,我的内心都会小小的讶异一下。见过一位中年女士,她在下班路上,靠着车窗读一本1987年版的《爱的艺术》,一位面容和善的爸爸,候车时在读一本1985年版的《围城》,等着跟他的双胞胎女儿在同一节车厢会合。 地铁上读《围城》的乘客。朱利伟 摄 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们从书架上取下了这些三十多年前出版的书呢?这些书穿越时空,被不同时代的人反复翻阅。经典的价值不因其年代久远、品相变旧而有丝毫减损,有的甚至更加珍贵。这也是二手书店、旧书买卖网站存在的意义吧。 好看的包书纸 朱利伟 摄 我看见千百个阅读瞬间中共通的部分,也尤其难忘每一个读者身上的个性。有的人会用简易的报纸包书、有的人好看的包书纸包书,有的人甚至买来专用的书衣给心爱之物套上独一无二的书皮。 用树叶当书签的乘客。 朱利伟 摄 有的人边听音乐边读书,有的人边吃早餐边读书,有的人在读完的地方不经意地折角,又或者用封面的后勒口当作临时书签,有的人随手夹上一张博物馆参观票、景区门票、飞机票的票根乃至一板药当作阅读的记号。 用飞机票票根当书签的乘客。 朱利伟 摄 他们还会在书上、便签本上或者手机app上记下读书笔记……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每天上下班的地铁上。 在阅读的背后,这些书皮、书签和微小的阅读习惯,通向的是更丰富、立体的生命,而仅仅是这些充满生机的小小的生活横切面,就足以令我们看见更丰盈的日常,那是沉静而无止息的奔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