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盼资讯网移动版

皮盼资讯网 > 财经要闻 >

“口袋底”鼓起来喽!(中国脱贫传奇⑧)(2)

  听到好消息,被喊作“李总”的李鹏松了一口气,转身走进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平房。四面白墙贴满了A4纸,上面印的都是些励志的话和做好红枣产业的经验。

  “进来坐,这是我的办公室,也是我的会客室和卧室。”68岁的李鹏换回普通话,透着浓重的山西口音。“刚刚那个麦提萨依木·麦提亚森,是我的一个小兄弟,就住村里,一直在枣园干。这两年,他老婆、两个哥哥和两个嫂嫂,一大家子都跟着来帮衬他了。”

  这样的小伙伴,李鹏还有好些个。他的书桌上放着一张今年9月的员工工资表。一共116个人,全是维吾尔族名字,最多的当月挣了5571元。“他们口袋子都鼓囊囊的,家里条件比我这强多了,有空也爱跟我聊聊家里事,不像10年前。”

  10年前,李鹏刚退休,来到阿日希村,计划种一片枣园。村里人一听就撇嘴:“脑子进沙子了吧!我们祖祖辈辈在这,倒上水都长不出庄稼,怎么可能种出枣?”

  李鹏啥也没说,只管一头扎进沙漠里。头三年,先治沙。推沙丘,种白杨,挖渠修路,没少往里砸票子。三年后,枣树苗种下了。他去南疆其他地方讨经验,把外地农业专家请进来,晚上做梦都是红枣挂满枝头的景象。

  村民们远远看着,心里疑着。

  真成了!树活了,结枣了,个大、核小、色还特别艳。

  原来,阿日希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三号风口,虽然风沙多、降水少,可碱性沙质土壤、长时间光照以及悬殊的昼夜温差,正合枣树的习性。

  枣园开始招工了。麦提萨依木·麦提亚森第一个报名。比起早年当羊倌,来枣园做工,打药、修剪、采摘,再干些维修设备的零活儿,每月能多挣近3000元。

  这么大的好处,谁不想沾沾?一传十,十传百,枣园的人越来越多。

  李鹏是个有心人,不只自己种枣,还手把手教村民种。能干的,学会了种植技能,回家承包一片地种枣,又多一条致富路。

  记者去采访时,红枣熟透了,2000多亩枣园,果实压弯了枝,阿日希村的空气里都飘着甘甜的枣香。

  去年,枣园旁新盖起一座万吨红枣初级加工厂,村里的枣送到这里,分级、清洗、挑选、包装,再拿出去卖,价钱一下子提高许多。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369元,超出全县人均水平1000多元。要知道,10年前,90%是贫困人口的阿日希村,人均纯收入才2173元。

  “只要我们还能拿得动坎土曼(注:维吾尔族的一种铁质农具,用于锄地、挖土),就跟着李总干。”工人们说。

  维吾尔族占和田总人口的97%以上,可是记者走了几天,差点忘了自己在新疆。这里,天南海北的口音都能听到,好些都是李鹏这样热心肠的外地人。

  “为什么愿意花这番功夫帮村里脱贫?”记者问。

  “这有啥嘛,我们本来就是阿达西(维吾尔语,意即‘朋友’)。”李鹏说。

  “咱和田巴郎子,也能带着老乡们闯出一片天!”

  见多了外面来的“老总”,和田当地一些脑子活络的巴郎子(维吾尔语,意即“小伙子”)坐不住了,“要不我们也试试创业?”

  墨玉县的“乌总”就这么干了起来。“乌总”本名乌布力艾散·乌布力喀斯木,是个地地道道的维吾尔族巴郎子。

  有段时间,奶奶一见他,就没好脸色:“好好的低保,你为啥找政府给撤了?!”老爸一见他,就想绕道走:“村里同龄的花甲老汉都在家歇着,你非要老爹捡起做裁缝的老手艺给你打工!”

  说起来,乌布力艾散·乌布力喀斯木惹恼奶奶和老爸还是在2010年。那年,31岁的他在外打工挣了钱,看准南疆农村劳动力富足的优势,决定回家乡墨玉县扎瓦镇兰干村创业,开一家服装加工厂,让乡亲们有更多就业机会。

  谁想到,服装加工厂开起来了,自家亲戚都不愿来厂里干,舍不得丢掉低保“铁饭碗”。这可让乌布力艾散·乌布力喀斯木着急上火了,一咬牙,他主动要求政府撤了自家的低保资格,又带老爸去了趟广东。在那儿,看到60多岁的老裁缝还在踏机子,老爸动心了:“别人能做的,我也行吧?”

  一间不到100平方米的厂房,20台缝纫机,29名员工,墨玉县首家本土服装加工企业开张了。2013年,乌布力艾散·乌布力喀斯木连着跑了3趟浙江嘉兴,请来懂服装设计和制作技术的汉族师傅王恩明。王师傅带来内地成熟的生产流水线,没等工人上手,乌总抢先学上了,“想变富,靠自己嘛。”打版、裁剪、踩缝纫机,服装加工的每个环节,他都熟得不能再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