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武术应为全民健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2)
时间:2019-12-26 20:5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皮盼新闻网 点击:次
国家对传统武术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如此之大,是中华传统体育复兴的巨大机遇。但目前社会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是,传统武术都是“上了年纪的人”的事,年轻人更热衷的是“撸铁”、“普拉提”、“瑜珈”,充满中国韵味的太极拳在一些人眼里倒显得有点“土”了。 但有人却不这么看。“不可否认,当前传统武术、特别是传统体育中的保健养生功法的练习者的确是以老年人为主。社会主流人群,尤其是青少年对于太极拳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还不甚了解。因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炒作’,甚至对中国传统武术还有点怀疑。但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而中国社会对中华传统体育正确认知的恢复,一定是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程同步,是‘文化自信’的必然结果。”《武魂·太极》杂志前常务副主编尹宝军在接受采访时说。 河北省王其和太极拳协会300多名会员集体习练王其和太极拳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张征的认同,他表示,发展中华传统武术最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认识”问题,首先武术界的各个管理机构要认识到城市在职人群这个群体对于中华传统武术发展的重要性,其次要使大众认识到以传统武术为代表的中华传统体育在调节身心健康、强身健体功效上的优越性。“‘ 认识’对了,一切就都顺了。” 针对此问题,张征提出了武术管理机构应做到6个“解决好”:一是解决好武术健身推动力问题;二是解决好武术健身认识度问题;三是解决好在职人群健身上哪儿去问题;四是解决好武术健身练什么的问题;五是解决好武术健身谁来指导问题;六是解决好武术健身爱好者享受晋段升级的快乐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面对新的社会,新的人群,传统武术的确需要有所改变。现代人有几个值得传统武术重视的特征,比如时间的碎片化,节奏太快,再像以往那么慢慢悠悠地教,慢慢悠悠地学,肯定不行;再有,就是效果的即时化。以往讲究‘太极十年不出门’,现代人如果上两次课还没感觉到效果,可能下次就不来了。”李焕喜说,“中国传统体育内容非常丰富,光一个太极拳,就有站桩、套路、推手等多种练习内容和方法。‘百练不如一站’,在工作之余,站站桩,哪怕每天几分钟,都会对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武术需要科学的实证 有关于中国传统体育的保健养生功效,作为专业传统武术媒体人,尹宝军更感觉焦虑的不是年轻人不练,而是缺乏科学实证化研究。“对于太极拳,我们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这是远远不够的。要让社会主流人群认识到其独特价值,必须用现代人认可的科学手段,科学数据来说明。中国武术好,太极拳好,在病理学上是什么机制,改变了人体的什么内在参数,最后促成了人体的健康。如果有了这样的数据,中国武术就好推广了。”尹宝军说。 2019年10月4日,在人民体育·人民太极与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协办的“中国传统体育对于体医康养的启示”研讨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脏外科中心主任叶卫华说:“传统武术和中医有着独特的智慧与功效,在疾病预防上能发挥积极作用,但如何让其服务于人民的健康,让人们认识到其价值,需要采用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在传统体育文化介入群众疾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针对一些重要问题应用科学手段进行研究,建立统计学意义上的数据基础,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解释,既要说得清楚、也要听得明白。” 中国传统武术不是哪门哪派的私产,而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共有的珍贵体育文化遗产,所有人都有将其发扬光大的责任,也都能分享其独特价值有益自身健康。人民太极运营中心主任彭元强调说:“新时代的中国传统武术要发展,就要做到‘宗旨新、目标新、方法新、成果新’。对以太极为代表的传统体育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发扬光大,在体育、医疗、康复和养生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证,以及推动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结合,为全民健身、健康中国服务,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责编:管若寒、杨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