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将上下而求索”(2)
时间:2019-06-13 09:2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细雨成阴 点击:次
万华随即根据世贸组织规则,果断举起反倾销利器提起反倾销调查。这成为入世后,国内较早运用反倾销维护企业正当权益的典型案例。用好国际规则,为万华赢得了发展机遇。 应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曾是市场经济“初学者”的万华,此时已成长为娴熟运用市场规则与世界巨头博弈的“弄潮儿”。 改革开放之初渴望“引进来”的万华,如今已大步流星“走出去”: 万华2011年成功收购位于匈牙利考津茨包尔齐考市的宝思德公司,通过加大投资、精益管理等措施,使宝思德从破产边缘迅速扭亏为盈,保住了这座3万人小城中3000余人的就业,并成为中东欧百强企业。 改革势如破竹,万华持续腾飞: ——MDI国内市场占有率从1998年的8%上升至目前的40%以上; ——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利润和资产总额三项指标分别是成立之初的253倍、427倍和255倍; ——业务拓展至全球,万华在海外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布局,可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 …… 党的十八大后,万华的改革更是按下“快进键”。 2019年2月2日,一纸公告引发资本市场关注:万华重大资产重组及整体上市资产交割手续全部履行完毕。 “简单讲,就是万华上市公司通过反向收购股权,合并了母公司,公司层级更简单,结构更透明。”廖增太对记者说:“万华已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主体。” 当年建厂时的外方技术指导组组长专程来万华参观,由衷地感叹:“万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一切靠的是什么? “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步履相随,是万华成长的幸运,也是万华成功的秘诀。” 2018年12月20日,在万华40岁生日庆典上,廖增太的演讲作出了最好回答。 一往无前求创新,回答时代之问—— 万华人教我们认识了一个生僻化学名词——MDI。 “MDI化学名字叫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最早在上世纪30年代时发明的,如今被广泛运用于国计民生,比如建筑保温、轻工纺织、汽车家电等领域。” 万华常务副总裁、技术总监华卫琦的解读简洁清晰:“可以说,现在每个中国家庭中都有MDI元素。” 然而,万华人在掌握MDI核心技术上经历过难以启齿的遭遇,让他们对“自主创新”有了痛彻心扉的领悟。 40年前从国外某企业引进MDI设备时,对方明确表示不转让技术。 “洋专家一走,设备就不灵。”李成尧,MDI生产线最早的操作员。他向记者回忆当年举着高压水枪清理设备罐内废物时,唏嘘不已:“不知道为什么设备、管线总是堵,只能不停地抢修。” 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1万吨的设计产能10年都未达产。 为引进MDI技术,万华吃过亏、上过当,屡遭碰壁。 上世纪80年代末,一家跨国公司伸出了“橄榄枝”:“我要看看你们的核心反应釜,给你们技术指导……” 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万华将正在生产的设备提前两天停下来,清理干净。 终于把人等来了。可对方看了一圈,摸清了万华的技术路线,合作意向却只字未提。 两年后,他们又提出要中国市场调研报告,才可以谈合作。于是万华先后组织了80多人、花了半年多时间,跑遍大江南北。 调研报告交给对方后,两年的期待,等来的却是对方宣布自己在中国建厂的消息…… 这是继市场棒喝之后,万华人遭遇的又一当头一棒! “刻骨铭心啊!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中国人不自强不自立,永远被人瞧不起。”廖增太的语气沉重而又坚定。 无情现实以近乎残酷的方式,迫使万华义无反顾地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创新的活力从何而来? “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让市场做选择,就要体现人的价值。”丁建生说。 就像当年小岗村以“大包干”改革将农民从束缚中解放出来,万华以“让人的创造性劳动按市场价值体现”,最大限度激发创新的活力。 记者在万华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1998年底,万华股份公司成立后,即实施“创新工程”:技术成果按盈利比例提成奖励。 第二年,一个生产装置技改后创出显著效益,按新奖励办法一算,吓了大家一跳:10个人总奖金92万元。 奖,还是不奖? 公司高层争论了一个月。最后拍板:高管一分钱不拿,奖金全分给一线科研技术人员。 那天,公司财务人员用一个麻袋从银行把92万元现金提回来,按获奖人头把一摞摞钞票在桌上整齐摆放。 老工程师孙敦孝分得最多,拿了21万元。老伴看到他用小布袋抱回来的这笔钱吓坏了,心怀忐忑地抓起电话打给廖增太: “老孙这钱哪来的?” “公司奖励的。” “不犯错误吗?” “是正当收入。” “能存银行不?” “当然可以!” …… 重奖,在厂内外引起轩然大波:羡慕者有之,妒忌者有之,也有人质疑这笔钱花得值不值。 “分给科研人员92万元,他们挣回的是1200万元利润。”当公司给大家算清这笔账时,再没有人提出异议。 这不由让我们想起一个企业界流传已久的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