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托海:一个地图上曾不存在的地方,有着怎样的秘密?
时间:2019-06-13 11:0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细雨成阴 点击:次
原标题:可可托海的秘密 可可托海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1980年以前的中国地图上没有标注这个名字,只有一个神秘的代号“111”,进出需要边防通行证,不允许宣传,外界对它知之甚少。 这里长期处于保密状态,许多人对往事闭口不谈。1952年从北京工业大学毕业来到矿务局工作的原采矿总工程师刘灏,他和老伴最爱唱《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老人生前坚持要求死后不开追悼会,不收花圈。 原“87-66”选矿厂厂长、可可托海矿务局副局长肖柏杨退休后重返可可托海,一定要去他曾经工作过的二矿看看。经过沟口一片坟茔时,他下车迎着凛冽的风矗立良久,念出一长串儿名字后,轻轻地说:“我肖柏杨来看你们了!”
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曾获各项荣誉的矿区优秀工作者的照片。 走在可可托海的大街,身边散步的普通哈萨克族老人也许就是劳模。曾获得195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买迪·纳斯依当过人工手选矿工、爆破工,回忆当年,他会感慨工友们的命运。据统计,可可托海共埋葬了700多位建设者的忠骨。 然而,这段尘封的传奇并未被遗忘。2014年,可可托海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红色教育基地。2015年,中国航天基金会授予可可托海“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可可托海干部学院,哈萨克族演员在演出前候场。这里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干部红色教育基地。 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先后有数以万计的建设者来到可可托海。鼎盛时期,矿区有3万多常住人口,被誉为“小上海”,职工50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占30%以上,大多数是哈萨克族。这里的地质、采矿、选矿、水文、电力、机械加工、生产管理医疗技术等领域,涌现出一批科技带头人,走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从1975年至1987年,矿区向全国各地输送各类人才1615人。
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景区3号矿脉露天矿坑前,矿区企业的讲解员接受采访。 可可托海,哈萨克语意为“绿色的丛林”,蒙古语意为“蓝色的河湾”。上世纪30年代,可可托海还是一片原始牧区,从东向西流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穿流而过,当地哈萨克族牧民发现了彩色的宝石,镶嵌到帽子和腰带上。 1935年,一个世界级的“礼帽”状超大型稀有金属矿床浮出水面。仅可可托海矿床3号脉一个矿坑,就蕴藏着锂、铍、钽、铌、铯等世界84种稀有矿物,占矿山储量的九成以上,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 1955年1月,矿区全部企业由我国独自经营,直属中央管理。可可托海兴起了“采矿热”。地质队将牧民们组织起来挑选工人,瞒着家人独自赶路300公里来这里务工的加斯木汗·司马古勒跑得最快,获得了740号工牌。这块圆形的铝制工牌是新中国第一代哈萨克族产业工人的见证。
4月1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可可托海镇,83岁的哈萨克族老人、矿区劳模买迪·纳斯依穿上挂着勋章的马甲,在家中接受采访。可可托海拥有世界级超大型稀有金属矿床,是“两弹一星”英雄矿,曾处于秘密生产状态几十年,地名不在地图上标注。 矿区工作常与危险相伴。现居住在可可托海镇的83岁哈萨克族老人买迪·纳斯依曾和同事在岩壁上装了16管炸药,引燃80公分的捻子时却发现有几根熄灭了。导火线在燃烧,撤离意味着不能同时引爆所有炸药,爆破失败;排除故障则要面临生命危险。生死抉择间,买迪和同事冲回矿洞点燃了最后几根导火索。转身向洞外跑去时,炸药突然爆炸,买迪的一根肋骨折断,同事失去了一只眼睛。 在矿区打起干钻会扬起漫天粉尘,即使戴着防护口罩,工人鼻子里的粉尘依然结成了块。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室外不能打湿钻,口罩时常让人憋闷得喘不上气,矿工们为了加紧完成工作任务,选择冒着生命危险摘掉防护口罩。几乎所有的风钻工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矽肺病。
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重现矿区1961年“保出口大会战”的半景画。 (责任编辑:admin) |